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性的重大隐患。国家因此出台了相关政策来缩小差距,其中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手段,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调节效果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是其没有发挥主体地位,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在税收征管上也存在很多漏洞。体制的不断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市场机制、管理缺陷以及制度转型的不合理收入也造成了收入差距的而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分析江苏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的分配效应,来提出一些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以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8220;公平税负、合理负担#8221;的原则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8220;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人群生活条件#8221;这一美好愿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些数据表明,中国先进的贫富差距较大,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专家学者都对我国的税收制度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设计。无疑,个人所得税对于缩小征税前后的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所疑问的是: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是否有调节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是否有调节作用?有没有失灵的作用?我选取了江苏地区作为我的研究对象,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之前的基尼系数G和征收个人所得税之后的基尼系数G#8217;相比较,来考察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否能够显著得改善收入差距,分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效果分析。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来讲,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而且如果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总量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小,则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有限。在此基础之上,我提出了几个改善个人所得税分配效应的建议:1.建立合理可行的个人所得税模式2.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比重3.调整税率结构和税率水平4.加强税收征管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岳希明、徐静、刘谦、丁胜、董丽娟根据我国分项课征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推导出税收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分解方法。研究得出结论:平均税率的高低是个人收入分配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累进性则是次要的。而且我国个人所得税整体累进性指数随着工资薪金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提高呈现倒U型。古建芹、张丽薇通过对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对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调节作用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才是强化个税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重心。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等计算了城镇居民税前收入、税后收入和税收基尼系数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平均税率。ZeljkoBogetit和FareedHassan利用保加利亚家庭收入,支出以及税收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所得税对家庭收入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所得税对家庭收入的影响;Richard和Zolt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对于减轻收入不平等作用很小,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并没有被实际贯彻下去,而且累进程度也不是特别高,因此政府需要用其政策手段来减轻收入不平等程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 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参考文献
1. Daniel B Suits.Measurement of tax progressivity[J].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97,67(4):747
2. John P Formby,Terry G Seaks,W James Smith.A comparison of two new measures of tax progressivity[J].The Ecnomic Journal,2005,91
3. Kakwani,N.C.Measurement of Tax Progressivity: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Economic Journal,1977,(8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