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2 11:30: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居民收入增速几乎与经济发展增速相持平。但我国经济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2282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18931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了3.75万元和1.49万元,可见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阻碍着共同富裕目标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症结与影响机制是政治、经济和民生领域共同探讨的问题。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并不是单一的,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政府财政支出和城镇化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劳动者收入,推动低收入者向上流动,缓解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不均衡。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教育财政支出是政府财政公共支出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发挥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不断增加,但教育财政支出也存在城市偏向的政策,在城镇化水平不同的地区,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探究城镇化水平作用机制下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经济水平等其它因素,探究在不同城镇化水平的作用下,教育财政支出是否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产生影响以及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其次、 比较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和地区上的分布结构,并比较不同教育财政支出层级的影响能力。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综述当今学界关于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处理省际面板数据筛选样本、选择合适的变量,并以城镇化水平为中介效应、设定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模型;第四部分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全国和分地区进行分别结构比较;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一些具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不同角度而言,学者们就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展开了讨论。教育财政支出中的城市偏向型政策和城乡不合理分配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Yang,1999;Sicular et al.,2007)。从交易成本和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增加教育财政支出可以促进劳动者流动进而减小收入差距,也可以促进技术进步降低交易成本进而缓解收入差距,而各级教育支出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基础教育支出对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显著(关会娟等,2019;李昕和关会娟,2018)。杨娟等(2015)模拟各种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发现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财政支出可弥补贫困家庭在孩子早期教育经费上的预算约束,增强代际流动性,缓解收入差距。吕炜等(2015)引入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以扩展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认为教育不平等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初中教育财政支出差距能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而减少高中和小学教育财政支出并不能有效调节城乡收入差距。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极其重要,扩大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蔡文伯等,2019),高等教育投入差距增大,城乡收入差距也与之正向变动(陈锋,2020)。

教育对象层次不同,教育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周海银(2016)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分析发现基础教育能够显著促进城镇化发展,不同区域促进程度有差异,增加中部地区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更有助于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二者的关系变化随时间发展体现为基本重叠的同步增长、部分重叠的异速下降,部分重叠的异速增长、部分重叠的高速增长(胡茂波和史静寰,2014)。郭书君等(2005)通过测算数据实证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支出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潜在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明显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

从不同研究视角来看,学者们就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从收入结构视角来看,穆红梅(2019)将城镇化作为关键影响因子,深入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发现滞后一期的城镇化率和滞后一期的GNP的环比增速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突出。从房价收入比的遮掩效应视角来看,刘呈庆(2021)发现城镇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负相关,但提升房价收入比时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正向影响。基于双重二元结构下的市民化措施视角,吕炜等(2013)发现扩大户籍比和减少公共服务差异两种市民化措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都能够推进城镇化,从而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引入纵向财政失衡视角,周靖和史乐来(2021)发现城镇化发展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纵向财政失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言城镇化水平具有双重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目的:探究城镇化水平作用机制下教育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

二、研究问题:

1.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经济水平等其它因素,探究在不同城镇化水平的作用下,教育财政支出是否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产生影响以及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Yang,D.T.,1999,'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9(2),pp.306-310.

[2] Sicular,T.X.Yue,B.Gustafsson and S.Li,2007,'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53(1), pp.93-126.

[3] 关会娟,李昕,谭莹.教育投入、交易成本与区域收入差距[J].财经研究,2019,45(07):97-1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