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的理由: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产值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造业领域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区位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征。由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存在着区位条件的差异,因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最关键就是投资东道国的区位选择。科学合理的进行投资区位选择,能够直接提高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效率,从而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因此,如何更科学的分析与选择投资东道国,以促进制造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中国应该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践意义:制造业才是世界强国立国之根本,无论科技如何发达,经济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能忽视制造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面对国际与国内新的经济环境,洞察和把握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一些新的区位特征,是当前时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前提。论文选题立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国际背景,在已有的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涉及到区位选择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梳理,结合世界投资报告中关于区位因素的解释总结了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动机,以期能够实现制造业全球获取资源、提升发展空间、在更广阔的区域内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本文就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精心深入的研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客观需要,对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和安排: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现状:日本学者小岛清曾发表大量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论著。他在 1977年出版的《对外直接投资论》中所阐述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对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Sung、Lee amp; Park(2010)研究了韩国与日本对外经济援助与OFDI的差别与相互作用时,其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援助输出国对东道国的经济援助会增加东道国国的 FDI 流量,此外他们还使用 FDI引力模型与面板动态数据模型的广义矩估计来论证了韩日两国的对外经济捐助与母国对东道国 OFDI流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该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十分贴近, 非常适合指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格局选择。
中国相关现状:区位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关于影响投资的东道国因素研究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国研究者也逐步开展了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李雪欣(2002)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在 OFDI 发展初期的区位选择应遵守空间地域上的“”就近原则”,即考虑投资东道国的地理距离因素。“”就近原则”的本意是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投资降低经营风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理距离因素对日常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因此,地理位置接近将不再成为对外投资活动的主要依据。加媛媛在2006年8月的《时代经贸》上发表的文章《多边投资框架下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及张卉瑶在 2006年的《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上发表的文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分析》都重点研究了中国整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而具体到对中国各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相关的研究仍然较少,还留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让我们继续思考,继续探讨,丰富这方面的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实施进程:2022年11月——2022年6月
(1)2022年1月20日提交毕业设计任务书(电子档)。
(2)2022年2月20日确定学研报告题目并提交毕业设计任务书(电子档)。
5. 参考文献
[1]协天紫光,樊秀峰.投资便利化建设是否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东道国异质性的门槛检验[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X(06).
[2]张倩,李芳芳,程宝栋.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X(06).
[3]田晖,宋清,黄静.东道国制度质量、“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J].统计与决策.X(1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