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GNSS掩星技术作为一种全天候、高精度、高垂直分辨率的大气探测手段,在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空间天气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NSS掩星技术利用电磁波信号穿过大气层时的折射和延迟效应,反演大气折射率、温度、湿度和电离层电子密度等大气参数。
然而,大气中的云水,包括云和降水,会对GNSS信号传播产生显著影响,导致掩星观测数据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反演参数的精度,尤其是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以及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云水的影响尤为显著。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GNSS掩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云水对GPS掩星测量的影响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国内外学者在云水识别、影响评估和减缓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从云水对GPS信号的影响机理入手,分析云水对信号传播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掩星反演参数的影响。
接下来,本研究将着重探讨云水识别方法,比较和评估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在准确识别云水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建立定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不同云类型和降水强度对GPS掩星测量的影响程度。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相关软件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1.理论分析:-研究云水对GPS信号传播的影响机理,分析不同类型和强度的云水对信号路径、幅度和相位的具体影响。
-建立云水影响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从理论上分析不同因素对GPS掩星测量的影响程度。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应用于云水识别,提高云水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云水影响评估和减缓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2.建立定量化的云水影响评估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分析云水对GPS掩星测量的影响程度,为提高掩星数据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3.开发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云水影响校正算法,有效减小云水对GPS掩星测量的影响,提高掩星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监测提供更准确的观测数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立龙,陆建忠,郭洁,等.GNSS掩星探测大气及应用研究进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41(01):1-8.
2. 张涛,毛节泰,李建勇,等.基于北斗掩星观测的中国区域降水探测及应用[J].气象学报,2020,78(06):1047-1061.
3. 张宇,李国平,黄丁发,等.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中国地区降水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2019,43(01):105-1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