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3-25 18:06: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未成年人对事物及其行为的认知尚且还不成熟,并且部分未成年人由于缺乏家长、学校的教育引导,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当因素的影响而实施犯罪。

对于这些未成年人来说,如果终身都背负着犯罪的标签,会让其一生都受到前科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保护与预防制度,封存犯罪记录以保障未成年人能够平等地享有与其他正常人一样的权利,使其真正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2012年,我国正视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写入《刑事诉讼法》,这一制度的设立代表着我国对待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理念的上升,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同时顺应了目前国际社会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拟解决的问题: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开始运行于2013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既实现了刑法的惩戒功能,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严中带宽的刑事政策,使未成年人不受歧视,避免再次犯罪。

研究封存制度不仅要深刻研究该制度为基础的人权理念,还要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基础上将立法理念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相结合,使得法律在发挥严厉作用的同时又防卫了社会。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不够完善,本文将针对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适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中的实际案例与处理习惯,提出有关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