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模式的嬗变开题报告

 2023-01-29 13:07: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海量存储和实时交互的特点与优势,已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平台。媒体形态的变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的媒体形态代表着新的社会生产力,把握了新的媒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把握了社会前进的方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广告载体,日益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新媒体广告业迅速崛起,相继出现了网络视频广告、 富媒体广告、 微博广告等多种广告形式。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广告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广告传播具备了很多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新特征。广告传播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等阶段,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交互传播是广告传播模式的典型样态。新媒体凝练技术成果,并影响传播方式。Web2.0的兴起使得原始的人机互动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传播,复合型的传播模式取代了单一的传播路径和平台,以大数据、互动性为特点的新媒体开放平台丰富和改变了广告传播的传统路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广告传播模式从传统模式逐渐发展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传播模式,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模式的嬗变,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新媒体的特征、广告内容、广告形态、广告传播渠道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媒介环境的变化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从论文发表数量和时间上看,最早的研究始于 1999 年,2006 年以前,该方向的论文比较少,从 2007 年开始,相关研究论文呈显著上升趋势。 这种数量的增长与2007 年我国互联网使用人数、手机用户数、 有线电视数字化用户数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2007 年以来, #8220;多样化、个性化、分众化、 互动式、 体验式#8221;的新媒体广告传播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主要议题有:1、 广告传播内容:海量化;2、 广告传播速度:时效性;3、 广告传播渠道:多元化、 融合化、 去中介化;4、 广告传播终端:移动化、 整合化;5、 广告传播对象:分众化、 精准化;6、 广告传播效果:互动式、 体验式。

国外研究:国外近几年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广告研究多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关于电视植入式广告的研究;(二)关于电视广告代言人的研究;(三)关于电视广告与网络广告效果比较与合作研究;(四)关于电视数字化后的广告效果研究。目前,国外还没有关于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广告的专门性著作,但广告学方面的相关书籍对本论文的研究还是有帮助的,如米切尔舒徳森的《广告,艰难的说服》(陈安全译,华夏出版社,年版),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林桦译,中国友谊出版社,年版),(美)杰罗的《广告创意策略》机械工业出版社,年版),(美)马克奥斯汀、吉姆艾吉森的《还有人看广告吗?》(郑梭男译,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新媒体广告传播涉及诸多传播学相关理论,是一个庞杂的体系结构,本文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1)新媒体技术理论,基于当下的技术时代背景,本文需要结合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户外智能终端等媒介特性和技术特性,借助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找出新媒体广告的优势所在;(2)广告传播理论,是广告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本文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广告功能理论、广告受众定位和效果评估方面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此外,还需要研究广告策划与品牌创意、整合营销传播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

5. 参考文献

【1】王菲:《媒介大融合》,南方日报出版,2007年版。

【2】[加]马歇尔#822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3】[澳]马克斯#8226;萨瑟兰:《广告与消费者心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