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邵飘萍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
他所创刊的《京报》在民国初年影响巨大,其言论既不受外国通讯社的左右,又不受军阀操纵,排除各种干扰,开创了20世纪中国独立的新闻事业。
邵飘萍促成北大成立了新闻研究会,蔡元培聘他为导师,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对邵飘萍采访艺术的总结
1.简述生平、主要事迹
2.总结出邵飘萍采访艺术的要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新闻工作存在种种不足:新闻内容缺乏足够吸引力;新闻形式不够多元化;缺乏职业规划容易被社会嘈杂声音干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泛滥等。俗话说,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是新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对解决上述问题也有极大帮助。而邵飘萍对采访艺术的独特心得对当今新闻工作者有极大借鉴意义。因此有很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
李金霞lt;从《实际应用新闻学》看邵飘萍的采访艺术gt;一文中从新闻业务角度把邵飘萍的采访艺术归纳出以下五点:(1)随时处于角色之中,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2)胆大心细,千方百计,随机应变;(3)善于把握采访对象心理;(4)审时度势,恰当把握采访时机;(5)广泛交游,广交朋友,获取新闻。
张善霞在《论邵飘萍新闻人格魅力》中说道:在记者的业务能力上,邵飘萍认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门专门学科,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邵飘萍还十分重视记者采访能力的培养。自己就具有十分高超的采访艺术,要求记者时时处于角色之中,要有“新闻鼻”、“新闻脑”用他自己的话说“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了解本论文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和研究相关资料,做好记录,形成论文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形成定稿。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尽可能多的搜集第一手资料
5. 参考文献
[1]叶慕安.被誉为一支笔胜抵十万军的报人邵飘萍[J].党史纵览,2018,(4):28-35.
[2] 龙芳.邵飘萍新闻教育思想研究 [J]. 今传媒,2018,(8):147-148.
[3]李金霞.从《实际应用新闻学》看邵飘萍的采访艺术[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84-8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