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传播与南京城市形象构建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3 10:40: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传播越来越成为成为连接受众与城市形象的重要桥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移动短视频逐渐替代传统纸媒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主要媒介。随着直播带货的迎来的大潮流趋势,在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无论是人还是商品都越来越需要形象包装来进行网络营销,国内运用新闻传播渠道和媒体力量来对城市形象进行营销和包装的方式成功打造了无数的“网红城市”,例如长沙,西安,成都等。

作为江苏省会“六朝古都”的南京,在近两年来也凭借着独有的城市特色成为新晋“网红城市”。本人希望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探究移动短视频对南京城市形象构建研究并着重探讨媒介传播与城市形象构建的关系,进而探讨在短视频环境下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优化策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考察在移动短视频中呈现了什么样的南京城市形象并探讨媒介传播与城市形象构建的关系。

拟解决关键问题:在短视频环境下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优化策略。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城市形象构建研究

国外学者对城市形象的构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构建的“正义理想之邦”的城市形象,但西方关于城市形象构建的研究真正意义上始于20世纪 60 年代,美国著名城市学家,麻省理工建筑学院创建者凯文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首次提出了“城市形象”概念。他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人们通过对这些城市形体标志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进而完成对城市形象的一个初步构建。

从60年代开始,西方城市研究界提出了“城市形象建设'的新概念,强调城市形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阿什沃斯卡瓦兹提出城市形象传播理论的框架,他认为理念形象是城市的本质定位和发展理念,而城市行为形象是城市市民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科特勒指出,城市形象是信念、观点和印象的总和,对地区形象通过像品牌一样的管理,可以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品牌资产。伴随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如何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外学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也为我国之后的城市形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国内城市形象构建研究截至 2021 年 11 月 6 日,以关键词“城市形象”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得到6414篇相关文献,当前国内城市形象研究多分布在环境科学与美学、建筑规划学、政治学、城市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营销学等不同学科理论视角下。例如肖学舟从环境科学与美学的视角阐明了传统色彩、地方色彩与现代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对城市形象构建起到的重要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叙述选题背景,目的和现实意义;

2、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叙述所写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已有研究成果,完成论文文献综述;

3、抽取50-80个有关南京城市形象的短视频样本,对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或内容分析法,并列出编码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 Kavaratzis Michalis ,From city marketing to city branding: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ity brands[J],Place Branding.2004,1(1):58-73.

[3] Kotler,Marketing Asian Places[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19-2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