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当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
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文将会针对#8220;实质重于形式#8221;原则在万科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这个议题进行探讨。议题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关于#8220;实质重于形式#8221;原则的概述
(2) #8220;实质重于形式#8221;原则在万科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谷颖捷(2007)认为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正确判断交易的实质最为重要。她总结出,进行判断的关键步骤,是看经济活动或交易事项是否改变主体的现存资产和负债状况。耿建新(2003)实质重于形式对所得税的影响,认为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强化将进一步加大#8220;税会#8221;之间的差异,增加纳税调整内容。
国外:Thomas E. King(1998)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的定位,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相关概念,他认为,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可靠性又包括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谨慎、中立性和完整性等次级质量特征。他指出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概念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而不应被过分强调。他的观点是不能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否则就是规避和滥用。 Ronakl.A.Dye, Shyam Sunder 等提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 谨慎性原则的关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的核算目的一致,即三者都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2022.1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1-2022.2 细列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
第三阶段:2022.3.-2022.4 围绕选题实习并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李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和分析[J].煤,2007,(9).
[2] 王晓,郑本强,唐秀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应用中的探
讨[J].中国市场,2009,(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