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实行家庭课税模式和合理的扣除标准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1: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取得的所有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自 1980 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增长。它不仅在调节个人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个人收入的多样化,收入差距的拉大,税负不公等问题已经凸显了出来,需要对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论文通过分析家庭课税模式可行性和合理的扣除标准来分析此次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制度改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从家庭课税模式和合理扣除标准的角度来分析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首先分析家庭课税模式的内容和其在国外运行的情况和意义,将本国国情和外国国情做对比,借鉴别国成功的地方再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分析家庭课税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

其次,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扣除标准的变动,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分析利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方面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征收模式上,众多学者持有着不同的观点。在征税主体方面,严丹良,韩彦峰(2012)认为家庭为单位的个税制度更符合税收公平原则。在模式选择上,殷英(2012)支持实行分类征收制与综合征收制相结合的混合征收制模式。马伶俐和阙红艳(2012)认为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度。在税前扣除方面,吴玉霞(2012)觉得提从个人净所得和保证个人社会生产能力两个角度考虑。江妍(2009)和殷英(2012)都重点强调将费用扣除项目进一步明细化 。但是考虑到实行家庭课税模式涉及范围广,相对复杂。李华(2011)提出实行家庭课税模式是否真正适合我国国情,是否是影响人们婚姻决定的质疑。

国外:个人所得税自 1799 年于英国创建以来,各国的学者对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纳税主体的讨论从未间断过。最经典的研究文献是西蒙斯提出的#8220;税基选择#8221;的思想。西蒙斯主张采用在综合所得的税基上课征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制。除此之外,阿特金森(Atkinson)研究了综合所得的扣除项目,他认为税前扣除项目可以改变税率的累进程度,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的设计应该成为税收公平调节的主要内容。拉姆特伯(Lambert)研究了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再分配的效应,帕鲁索(Pefuso)和特拉诺伊(Tralmoy)研究了个人所得税对同质的家庭和异质的家庭以及家庭内部成员间收受公平方面的不同影响。相对于纵向公平,这一思想则更注重个人所得税横向公平的设计,使得个人所得税关注的问题趋于个性化,条款更加详细。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2022.1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22.1-2022.2 细列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第三阶段:2022.3.-2022.4围绕选题实习并完成论文初稿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改,接受中期检查第五阶段:2022.5-2022.6继续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最后定稿参加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殷英. 对个人所得税改革后有关问题的思考[J]. 企业导报. 2012(19):68-70.[2] 马伶俐. 重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体系[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19):33-34. [3] 成英涛. 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的可行性分析[J]. 时代金融. 2012(27):35-38. [4] 卢登琴,张明星. 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思考[J]. 财会研究. 2012(18):128-137.[5] 吴玉霞. 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构想[J]. 中州大学学报. 2012(04):28-3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