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世界目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唯一的创造者,人力资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的体现离不开人力资源会计。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的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领域的一个崭新分支,且愈来愈重要。在企业中,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人才不断受到高度的重视,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把人力资源这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得以正确反映,对于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的建设,加快形成我国的智力型经济体系,尤其在中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它能为企业管理者、政府有关部门等提供有关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成熟,在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中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面实施除了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因为我国实际研究人力资源会计还正在尝试之中。有些理论问题还有待探讨,困难虽大,但不是不可克服的。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论述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对象,特点。
2、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内容,分别论述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从不同角度分别论述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会计开始引入我国,1986年陈仁动翻译了弗兰霍尔孜的《人力资源会计》,在国内首次系统介绍人力资源会计。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出版了许多人力资源会计著作。许国君的《劳动权益会计》提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新模式和方法体系。张文贤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几种模式,并对人力资源密集的行业会计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2002年张文贤提出人力资源权益模式,他认为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日益改善和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最终会进入财务报表中。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经过30年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得到公认的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三大模式。
国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pouran研究从人力资源会计资料对投资者决策影响角度出发,他假设了一个虚拟企业,他研究了人力资源会计对财务分析师估计该企业市场价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确可以影响财务分析师的决策,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应该在财务报表中披露。2005年Emma Garcia-meca指出,人力资本信息主要是靠两种渠道披露,即私人渠道,公共渠道,2006年Taru vuontisjarvi主张人力资源信息应当作为与社会责任报告平行的报告在人力资源报人力资本信息告中单独披露。2006年 Christian Nielsen Per Nikolaj Bukh等人主张通过系统化的人力资本报表揭露。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0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10日-2022年 1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3月 1日-2022年 4月20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高超.中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
[2]张晓清.浅谈人力资源的会计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3]刘彤.中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20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