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与财务报表并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是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部分构成。
会计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且在不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般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将被计量对象数量化,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在整个会计系统中,会计计量处于核心地,并且一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会计计量准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财务报告的性能和质量,其中计量属性是影响会计计量行为和结果的关键因素,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产生不同的影响,即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方式会有所不同,对计量属性的选择不同,体现资产的收益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各种资产特点,选择不同的计量准则。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为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必须要实现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即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会计确认与计量是相互关联的两部分,不能孤立的看待二者,没有纯粹的会计确认,也没有纯粹的会计计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国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中重新定义了会计计量的属性,改变了之前一直单一的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又添加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使财务会计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价值。笔者想从一下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分别论述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定义、主要内容、特点,并阐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在不同的会计确认中对不同的会计计量的应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这两种方法一直在#8220;博弈#8221;,国内外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相较于国外的研究,我国对于会计计量准则的选择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的并不慢,学者从会计目标、会计本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公允价值的发展历史、法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将如何选择会计计量准则。王建成、胡振国通过考察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演变,认为历史成本有时会隐藏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公允价值更具有价值相关性,更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委托人决策的制定;陆宇建指出公允价值中的价值实际上指的是价格,这反映公允价值受市场的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但黄中生从会计目标、会计本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角度分析,认为现阶段对全部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难以实现,同时历史成本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刘浩从法律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当前仍处于产权法律保护相对缺失的环境中,因此只有了解会计信息所处的契约环境,才能真正选择正确的计量属性。
国外的研究历史更长久,对于会计计量准则的选择也在不断地改进,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上还是实务应用上,更多的人选择历史成本的计量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外的学者支持企业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沃安对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银行中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银行家们普遍认为公允价值显著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并认为交易性金融工具可以按照公允价值可靠计量。如今随着会计环境的变换,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0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10日-2022年 1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3月 1日-2022年 4月20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12-15.
[2] 武朝荣. 论成本效益基础上的企业会计计量属性选择[J].财会研究,2014:219.
[3] 刘昱含,周密. 会计计量演进: 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N].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9-5(1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