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
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作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也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
在当今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很多企业经营失败,亏损严重,其管理层以此进行会计舞弊,欺骗和损害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首先,通过阅读和搜集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文献,对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知识进行概述和理解,比如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及特点、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等等。其次,通过以上介绍说明内部控制审计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后,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及其发展作出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出现的缺陷、问题进行说明。最后,根据所发现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提出自己对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Michael S.Goldstein和Linda L.Griggs (2004)研究了AS2的有关问题,总结认为AS2准则中要求审计人员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基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发表审计意见,准则要求审计师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形成自己的意见,而不能仅仅依赖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估过程和结论。
2. Page和Spira((2004)通过调查研究了内部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关系,指出关于内部审计和管理风险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强调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增强,并在基础研究中采用了定性分析方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11.1-2022.12.31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2. 2022.01.19-03.19 细列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完成论文初稿,进行期中检查;
3. 2022.04.21-05.06 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改,提交外文文献及中文译稿;
5. 参考文献
[1]王海兵,伍中信,李文君,田冠军. 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J]. 会计研究,2011,(07):59-65.
[2]戴文涛,李维安. 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 管理评论,2013,(01):128-138 176.
[3]吴益兵,廖义刚,林波. 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数据的检验[J]. 当代财经,2009,(09):110-1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