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污染问题严峻。然而现行排污费制度强制性较弱 、征收效率低等弊端日益显现,难以承担日益严重的环境保护重任。
环境保护税能够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对经济调控、资源定价、财政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并且能调节纳税主体的经济行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税立法不仅是我国税法完善的一个重大进程,也对我国发展中环境保护治理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对我国现行环境保护费改税有其必要性。我国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渐行渐近,国家有关部委已提出了立法草案,研究立法中存在的难点和相关政策选择具有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结合理论基础和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现状揭示环境保护税立法的积极意义和可行性。并通过对我国环境保护税立法征求意见稿内容与现行排污制度的对比和内容分析,以及结合各界学者对草案的争论,研究立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立法过程中的难点分析和总结,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先进经验,进而提出对我国环境保护税立法中的政策建议,促进环境保护税法的制定,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写作提纲:
一、环境保护税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环境税收问题,国外的研究起源很早。在理论研究方面,最早同时也比较完善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庇古的外部性理论。之后各国专家学者开展许多研究以达到将庇古税理论应用于环境保护实践中。到20世纪70年代,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提出了#8220;污染者付费原则#8221;,得到广泛认同和实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体系上进行大量的调研,取得许多关于税收制度设计、实施、应用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总体来说,经合组织成员国已普遍开征环境税,发展进程加快并日趋成熟和完善。
我国对环境保护税的研究时间相比西方较晚,最初是介绍西方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税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作用机理、经济效应等进行分析,例如对#8220;双重红利#8221;假说的介绍和实践研究。之后国内学者研究环境保护税的定义、征收依据等理论基础,通过对荷兰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并针对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立法方面的研究。随着环境保护税立法不断推进,国内研究更偏重我国环境保护税实践应用的研究。总体而言,我国学者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通过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意见征求稿内容的分析,结合各种期刊、杂志、报纸等收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研究在立法过程中的难点,并阐述相关政策建议。
5. 参考文献
[1]罗秦.世界性环境税的最新发展与我国的应对[J].税务研究,2013,(5):28-30
[2]董晓勋.完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之我见[J].税务研究,2015,(9):99-100
[3]徐冰.我国环境保护税收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