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确立了实施信息管税为核心内心的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新思路,与此同时,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及#8220;互联网 #8221;的提出,信息管税已成为我国税收方面的热点话题,也是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生产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管税成为基于社会转型期间我国税收工作的着眼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对我国税收征管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推行电子发票的进程,比较#8220;信息管税#8221;与#8220;以票控税#8221;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总结分析后,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进一步推行#8220;信息管税#8221;的建议,进一步促进#8220;以票控税#8221;向#8220;信息管税#8221;合理转变。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美国联邦税务局十分重视信息管税的工作,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全国征管系统中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目前全美国设有十个税收数据处理中心和1个总部税务信息处理中心,在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税源监控、纳税人数据库建设、纳税审核等方面运用计算机处理,以及部分将计算机技术与光电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尤其重视第三方涉税信息的收集以及纳税人账户实施数据库的建设,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信息管税监管机制,加强涉税信息风险分析,建立信息管税平台。
国内:各级税局确立了以数据管理为核心的税收征管改革,并相继出台了数据管理指导意见,风险管理一体化工作意见和数据管税平台建设方案。通过运用#8220;互联网 税务#8221;和#8220;大数据#8221;思维手段,规范数据共享采集,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强化数据分析应用,积极构建信息化、体系化、平台化的征管运营机制。同时电子发票的试点及运行为税务机关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税源控管提供了新的手段。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主要通过各种专业期刊和网络信息收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研究进一步完善的设想,并作出阐述。
撰写方案:
一、#8220;信息管税#8221;现状
5. 参考文献
[1] 杨怡心. 电子发票对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J]. 财会学习, 2015(10).
[2] 邵峰, 蒋震宇, 张海波. 美国税务机关信息管税的经验与启示[J]. 税务研究, 2013(6):90-93.
[3] 于晓峰. 关于当前信息管税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山东纺织经济, 2010(10):24-2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