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属性,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政治军事战略的实现;同时具有新兴性,技术新、工艺新、应用领域新;其发展和新产品使用事关我国的民生问题、社会生态问题,并能带动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具有广泛的增长空间。我国七大领域不同产业面临不同的业界国际竞争态势、技术难题、资源瓶颈,本文通过哈佛分析框架联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具体企业的实际,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理论,综合运用各种模型工具,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子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就产业的技术和资金发展要素加以实证研究,分析技术投入和产出现状,资本投入的供给和需求。并在查找最新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论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与特点
(1)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 Wilson 和 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李廷洪(2013)认为新能源汽车其发展要依靠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中国虽然传统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李大元(2011)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核心技术瓶颈突出,整体研发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以电控系统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缺失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早在2012年宇通客车就开始了车辆智能化技术研发,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与实验,实现自主变道和超车,成为全球第一辆无人驾驶的大客车。如今,宇通客车已将智能化技术成功应用在了新能源客车上,在践行绿色出行的基础上力求通过智慧交通的实现解决城市交通行业难题。所以,运用哈佛分析框架通过对宇通客车进行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及前景分析,来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0.01-11.10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22.11.11-11.30 撰写并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22.12.01-2022.03.18 完成论文初稿,进行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 侯福深.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控制[J].集成电路应用, 2017,(2).
[2] 程振彪.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及建议[J].汽车科技,2010,(6).
[3] 李大元.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2)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