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小微企业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群体, 不仅解决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而且, 活跃市场经济, 促进产品技术进步, 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福利,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66%的发明专利,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小微企业''。 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稳定离不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小微企业也担当着世界经济发展主力军的角色, 在美国, 中小企业被称为#8220;美国经济的脊梁#8221;, 在德国, 被称为是 #8220;重要经济支柱#8221;, 在日本更有 #8220;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8221; 的说法。
2.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小微企业也发展出现的矛盾开始显现和突出,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小微企业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自身信用能力不足,加上又以债务融资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导致资金问题成为了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短板。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在政策上开始有所倾斜,也积极探索,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信贷配给,规模歧视等原因仍然无法根除,银行的信贷资金大部分还是流向大型国有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另一方面,我国内需不足,出口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普遍增加,导致小微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问题越来越严峻。同时,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不够成熟,与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的配套制度缺位,使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8220;瓶颈#8221;。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试图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小微企业的特点,从银行信贷角度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信用在信贷融资中的特殊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从信用条件出发,探索信用体系的构成,不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信用缺失导致信用障碍,进一步分析信用障碍的形成机制.
提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途径:完善信用识别系统以及建立社会性的风险分担机制。
从小微企业现状分析,信贷融资的信用障碍,小微企业信贷障碍的形成机制,小微企业信贷障碍的解决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解决。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樊纲和陈志强(1999)认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方法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
林毅夫(2001)认为,我国劳动力多,成本低,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沃土。因为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其融资方式主要依靠间接融资,而中小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用的识别比大型商业银行更有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中小金融体系,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可行方式。
董彦玲(2003)指出,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中,大型金融机构是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并且具有更先进的信贷技术,政府应当制定一些政策来加大大型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和信达额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以信用为出发点,分析信用在信贷融资中的作用,总结实现信贷融资的信用条件,分析信用体系的构成。
5. 参考文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