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2023-02-05 22:33: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各个国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虚拟经合组织、战略经营联盟大量涌现,很多企业开始多元化经营、并购和重组等商业活动。现如今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控制对于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因为我国对于现当代企业经营中风险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开始得很迟,使得我国企业中经营者在竞争和风险上的忧患意识低于世界上许多有名望的大企业。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政府会为它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而目前我国的许多大中型企业都由国企转化而来,性质,管理模式不会有太多变化,因此,它们在政府充足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对于自身的发展毫无后顾之忧,当然也就缺乏经济发展的风险意识。没有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的企业,它的前途命运并不会好,所以,进行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可以使企业增强风险和忧患意识。企业必须对经济活动做出严格的管理与监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练就一双慧眼,及时发现潜藏于企业中的种种预知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对企业目标的达成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应怎样发挥这种作用。

首先掌握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概念和内容,如内控的五要素,内控与内审研究两者的关系。其次,分析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从企业自身和外部大环境两方面进行讨论。最后,着重分析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以及内部审计的实施方法研究,可以以一个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分析。内部审计经历财务导向、经营导向、管理导向和风险导向四个阶段,阐述各个内部审计阶段的核心理论观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这是一项新兴的审计实务,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且比较零星,滞后于审计实务发展的需要,也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2008年以来,财政部等五部委先后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等一系列规定,标志着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财政部等五部委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从2011年度开始逐步推行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业务。

2002年,美国国会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不仅强化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公司治理层、管理层责任的规定,而且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从而第一次将内部控制审计确立为注册会计师的一项法定业务,对世界各国的审计职业界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第404条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即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估所要遵守的规定和审计师对管理层的评估发表意见所要遵守的规定。在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时,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所有重大薄弱环节进行披露。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10-2022.1.6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01.25-03.25 细列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完成论文初稿,进行期中检查。

第三阶段:2022.04.21-05.06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改,提交外文文献及中文译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吴寿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M】会计研究.2012

[2]滕晓东.王民《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财会通讯 .2010

[3] 乔迪《萨班斯法案》及其对我国公司赴美上市的影响 .【M】 国际法学.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