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制定政策并组织实施以及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特殊的组织群体,它的日常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而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特殊性,内控的复杂性,以及单位大多数领导人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并据此制定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控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怎样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分析内部控制制度的本质,对不同属性和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调研,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得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其次,借鉴内控准则五要素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现状分析发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最后,阐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分析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实施措施以及执行相关程序,来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纷纷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林丽(2013)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看法,从内控五要素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目标应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财务信息真实完整,防止舞弊与贪污。赵品春(2012)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途径。刘亚平(2010)阐述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及运行方式,提出了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些思路。邹晶(2014)论述了政府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各路学者对于运行机制的不同看法。
在国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比较早。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COSO委员会在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项目内容摘要中,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明确指出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科尼利厄斯#8226;蒂尔尼(Cornelius Tierney)等合著的《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作为 COSO 版的政府内部控制框架指南,展示了政府内部控制的最新研究框架与应用工具,还呈现了政府内部控制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成果。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1-2022.12.31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01.19-03.19细列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完成论文初稿,进行期中检查。
第三阶段:2022.04.21-05.06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改,提交外文文献及中文译稿。
5. 参考文献
[1]林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3(16)
[2] 刘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 财政监督. 2010(06)
[3] 赵品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2(0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