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方兴未艾,大大推进了世界减贫进程。
在202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已经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属于中国奇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题关键问题:1、现行实施进行减贫的普惠金融措施存在的不足;2、国外关于普惠金融减贫的措施以及相关影响;3、国内关于普惠金融减贫所产生的效应;4、国内外在如今的形势之下所采取的普惠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5、对于未来中国在自身国情下如何去采取适合各区域的普惠政策减贫;难点:1、相比较国外的普惠政策,根据我国自身国情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各自的优缺点;2、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出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实际减贫效应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根据某些实施普惠金融政策的贫困地区所产生的经济、政策上的影响,为其运行机制提供数据支撑;3、实证检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关农村所采取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并将其反作用于城乡的收入分配之中,更好的促进不仅仅是农村的减贫,更是促进整个区域的致富发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我国在扶贫上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贫困基数大、范围广,但我国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很好的进行了减贫,其中卓有成效的措施便是普惠金融扶贫,当然了,我国在于普惠金融措施的实施上也并非尽善尽美,还需要一系列相关措施来夯实普惠金融带来效用的基础。
张晴(2019)提出,学界多基于普惠金融对县域脱贫的均等化前提,而现实中不同层次县域能否平等地从普惠金融中获 益,缺乏相关模型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安徽县域面板数据,构建普惠金融的减贫脱贫作用机理模型,借助 回归分析展开贫困与非贫困县域的对比分析。
4. 研究方案
借鉴方建等老师的文献与期刊资料,对于我国现行的普惠金融扶贫方面的政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自己通过搜索相关普惠金融在贫困地区实施效果的实证并进行分析其效用;根据搜寻的贫困区域实施普惠金融的效应与非贫困地区的效应,以及将国内外相关政策实施所产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理解与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论文主要结构: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普惠金融减贫效应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效果以及未来趋势第四部分:结合国内外相关普惠减贫的政策找出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探讨提出更完善的普惠金融减贫的建议第六部分:结论与建议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普惠金融进行减贫的相关实证分析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批注和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研究国内外以及国内相关减贫区域所实施政策产生的差异性影响分析及现状介绍;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完成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 完成选题。
第14-15周下达任务书,论文开题。
第16-21周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稿(17周到校集中开题检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