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基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经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探索,关于上市公司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国外研究的进展主要有:1.高送转动机的研究。Lintner(1956)研究发现当公司的管理层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时,就会有意识地提高公司股利支付水平。Grinblatt, Masulis和Titman(1984)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通过纯拆股来分配股利,能够获取超额收益。Lakonishok(1987)发现当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时,会选择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政策,以此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具备高盈利水平的信息来吸引投资者。 2.大股东减持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的研究。Jaffe et al(1974)发现公司高层的减持行为通常在股票下跌前,且内部人的减持回报率高于平均收益水平,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内部人仍能够获得高出平均收益水平的回报。Noe et al(1999)研究表明内部人为实现最大化减持收益,操纵公司披露的公告内容,在出售股份时提前披露对减持有利的信息,待出售股份后披露坏消息。Park et al(2004)指出内部人对应计利润进行正向管理盈余以提高公司营业利润,从而获得最佳减持时机。3.高送转后股票的市场反应和公司业绩表现。Fama和Fisher(1969)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公告股票分割信息以后,能够向投资者传达出公司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的信息。Ikenberry et al.(1996)发现上市公司选择股票分割并将该消息公布后,未来三年内,公司能够实现超额收益。Lamoureux和Poon(1987)指出公司规模越小,股票分割后,对该公司股价所产生的影响越明显。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
本课题拟紧密联系当前实际,研究上市公司实施“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关系,以天龙集团为例,分析其“高送转”动因、“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间的关系以及“高送转”后的业绩表现,以期进一步阐明其进行“高送转”的背后利益输送本质,并提出能够有效减少大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此类情况发生的建议。
解决的关键问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根据所搜集的资料与数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实施“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现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数据,以天龙集团为案例进行分析,其中,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高送转”市场效应进行研究阐明其“高转送”是配合大股东进行减持套现的工具,提出能够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修完了规定学分;参加了有关课程实习、调研等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课程论文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同时,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查阅并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将撰写的论文内容作了认真思考,对选题研究领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有了一定了解。通过了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初步具备了查阅相关中外文文献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资料室与实验室在论文研究写作期间对毕业生全天开放,为完成论文提供必要的保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