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上市企业也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其发展过程也遇到诸多问题。基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对于自身的发展要进行多方面研究寻求适合的发展路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政策其中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股利政策做了诸多研究。早在19世纪60年代,Miller(1961)以及Lintner(1962)就对股利政策进行了初步研究。国外的股票市场主要是通过股票股利的发放和股票拆分扩张股本。发放股票股利即是送红股。股票拆分与我股票市场的转增股类似,通过将一股拆分为数股,增如股本规模。国外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但对送转股的原因并没有达成统一的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公司拆分股票可以传递公司未来盈状况良好的信号。美国学者Lintner〔1956)最先提出信号假说,他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问卷调(1946-1954年),发现管理层为了得到投资者的支持,会尽力保持确定好的股利支付率水平,但公司管理层也会根据当前的盈利情况改变股利支付率,进而影响股价的变动。而Famaet al.(I969)通过研究股票拆分前后的超额收益,认为公司选择进行拆分的原因在于想要向市场传递公司未来盈利会有所增长的信号。Rankinne和Stice(1997)主要研究了当对股票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后,市场对股票股利的反应也不相同,得出结论是小额股票更能向外界传递公司未来收益良好的信息。而Grinblatt(1984)通过研究美国1963年起每10股送10股以上公司的情况,指出由于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股票拆分后并不会对发出了错误信息而承担责任,相反股票拆分后媒体和投资者的注意会帮助提升公司股价,因此并不能排除上市公司通过"高送转”政策向外界传递虚假的信息。同时也有学者的研究结论不支持“信号假说。Watts(1973)通过研究1945-1968年间的美国市场公司的样本,发现股利政策并不能很好地传递公司的盈利情况。Asquith,Healy和Palepu(I989)认为送股与公司盈利未来增长在短期内是相关的,长期来看并不明显相关。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修完了规定学分;参加了有关课程实习、调研等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课程论文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同时,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查阅并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将撰写的论文内容作了认真思考,对选题研究领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有了一定了解。通过了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初步具备了查阅相关中外文文献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资料室与实验室在论文研究写作期间对毕业生全天开放,为完成论文提供必要的保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