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11-27 14:17: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有关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事件不断上演,一些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惨烈令人们记忆犹新,一度使二元股权结构问题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随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实施股权融资,创始股东的股权被稀释,控制权被弱化,甚至被经理人或机构投资者逐出公司。

随着以信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二元股权结构,将治理控制权和管理控制权合二为一地授予创始股东和企业家,赋予创始股东控制公司董事会、进而控制公司重大经营与财务决策的权利,以激励企业家创业和创新。建立公司精英治理和管理模型,以利于充分发挥稀缺的企业家在公司治理和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公司财务业绩是利益相关者最关注的问题,公司财务业绩的下降是利益相关者最不希望出现的结果。

本课题将基于有关数据,通过软件分析二元股权结构和企业业绩,目的是探讨二元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二元股权结构的进一步实施和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二元股权结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趋势;

2、衡量企业二元股权结构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企业选择二元股权结构的动因

Jensen等(2014)分析了2002年至2012年5月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且发行价不低于5美元的1100多家公司,其中大约有9%的公司采用二元或多元股咨构;采用二元股权结构的公司在发行价和发行股份的数量上要远远大于一元股权结构的公司;采用二元股权结构的公司留存股份的比率(发行前原始股东所持股份占发行后股份总数的比率)平均为59.4%,要远远低于一元股权结构公司的70.1%,说明二元股权结构使得创始股东不需要担心控制权旁落,可以更大规模地使用普通股融资,为公司发展募集足够的资金,并且市场上的投资者未必厌恶二元股权结构。

防止恶意收购。公司的外部投资者,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投资者以外,还有竞争对手,会面临竞争对手的敌意收购。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和80年代的美国,敌意接管和杠杆收购潮让不少家族企业失去控制权。于是家族企业纷纷选择二元股权结构来应对敌意收购,如Stephen和Aarthy在2013年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超过85%的上市公司选择二元股权结构作为防止恶意收购的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本文基于二元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相关理论,研究二元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元股权结构对企业业绩产生的影响,最终针对二元股权结构的进一步实施和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二元股权结构和企业业绩进行理论分析,接着研究二元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并最终针对二元股权结构的进一步实施和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

1)查阅与二元股权结构、企业业绩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