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一)宏观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和生产模式,并对社会发展、国际竞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知识的载体就是知识型员工,他们运用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完成相应的工作,推动着知识的创新。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节点的重要时期,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最重要的部分,并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资本。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效用,激发他们的能力。但相较于普通员工而言,知识型员工更具有鲜明的工作特性和自身的价值追求。因此对于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有效发挥出知识型员工的效用价值、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核心问题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薪酬激励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之一,是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二)微观背景近年来,互联网经济逐渐从前台走向后台,互联网的工具属性将进一步强化,逐步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企业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成为创造和发掘价值的主要形式之一。 A公司是一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聚焦产业互联网,在数字生活、数字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创造价值。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A公司鼓励相对简单、和谐的工作环境,员工的主要重心就是努力工作,并以丰厚的薪酬待遇去吸引并以此作为主要激励手段来激励知识型员工。但相比之下,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因此也就造成了知识型员工较高的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薪酬不仅意味着劳动所得,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薪酬满意度从知识型员工的主观感受出发,反映了其对企业当前薪酬激励制度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他们工作绩效。由此可见,更加全面、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是A公司亟需完成的首要任务。
二、目的 在后疫情时代下,互联网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为本公司工作的热情,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首要任务。A公司作为无锡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在当地的互联网行业竞争中暂时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自身的研发部门、测试部门、营销部门等,知识型员工占比80%以上。然而,A公司在薪酬体系中忽略了知识型员工的特性,并没有设置知识型员工专门的激励机制,在薪酬激励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A公司知识型员工的实证调查,以薪酬满意度为切入点,深入探究该公司现有的薪酬激励体系,并提出优化方案。三、意义(一)理论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德鲁克提出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都逐渐将研究的焦点关注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问题上。管理学从员工激励的角度,从不同理论层面对知识型员工激励进行了不同的研究。薪酬激励作为激励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维护企业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的手段。如何建立好薪酬激励制度,对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忠诚度以及企业的长久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国外学者对于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提出了全面薪酬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但我国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较低,研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针对性不强、定量分析不足、实践研究不够紧密等。本文将以薪酬满意度为视角,对A公司知识型员工进行实证调查,弥补当前实践研究针对性不强的空白,并结合国内外激励现状的研究和分析,在最大程度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二)实践意义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持续攀升,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来说是宝贵的资源。但对于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公司普遍采取高薪的方式,薪酬激励机制缺乏创新,以致员工对总体的薪酬满意度不高。本文将通过对A公司知识型员工进行薪酬满意度的实证调查,并结合该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根据A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科学的薪酬激励体系,对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来吸引、保留、激励知识型员工、为A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储备人才力量。同时,对互联网公司和其他公司在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体系的构建上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疫情的冲击,在后疫情时代,知识型员工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具有价值增值性,对企业所起的作用愈发突出,甚至超过物质资本,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A公司现行的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制度,以员工的薪酬满意度为研究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设计A公司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的思路和建议,并希望对其他互联网公司制定对于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体系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知识型员工概念与特征 (二)薪酬基本概述 (三)薪酬激励相关理论 二、A公司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现状 (一)A公司基本情况 (二)A公司薪酬激励战略分析 三、A公司知识型员工薪酬满意度实证分析 (一)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 (二)薪酬满意度总体分析 (三)薪酬各维度满意度分析 (四)薪酬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四、A公司知识型员工薪酬满意度原因分析五、A公司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优化设计(一)薪酬激励优化设计原则(二)外在薪酬激励优化设计(三)内在薪酬激励优化设计(四)薪酬激励的保障措施二、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为A公司的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制度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给研究者提供参考,更为其他互联网公司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制度进行改进、升级提供实践性的借鉴。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针对A公司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探究,并基于薪酬满意度进行实证调查,本文总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薪酬满意度等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归纳和总结;其次,对A公司薪酬激励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对A公司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企业优化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制度提供参考。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方面的相关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研读,并对中外的薪酬体系、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进性梳理、归纳、分析,使本文拥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
4. 参考文献
[1]奚红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李涛.知识型员工薪酬公平、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相关性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季阳.薪酬激励新实战:突破人效困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4]李建军.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5]王威.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6]韩大勇.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用最核心的方法,激励最核心的员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王涛.基于全面薪酬理论的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19):96-98[8]刘琢.新生代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1):84-85[9]陈功焕.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机制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3(10):80-83[10]杨颖.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5):64-66[11]郭宗志.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技术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26):120-121[12]杨扬.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问题分析与改进[J].现代企业,2020(09):28-29[13]陈雁.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及完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3):77-78[14]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06):90-96[15]张术霞,范琳洁,王冰.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5):144-149[16]李志,薛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117-120[17]陈井安,景光仪.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8):101-105[18]郭和平.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全面薪酬激励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07(01):57-59[19]冉棋文,王胜华,吴明星.全面薪酬战略——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37-41[20]叶霞.薪酬结构的机动性与核心员工薪酬激励[J].中国商贸,2010(12):64-65[38]黄静.国有Z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39]阎家伟.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全面薪酬激励制度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9
[40]袁合艳.基于ERG理论的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体系优化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5. 工作计划
1.确定论文选题(2022年11月15日--2022年12月15日)2.撰写论文提纲(2022年12月15日-2022年3月2日)3.完成开题报告(2022年1月15日-2022年3月13日)4.撰写完成论文初稿(2022年3月2日-2022年4月30日)5.完成修改稿(2022年5月1日-2022年5月10日)6.完成论文(定稿)(2022年5月11日-2022年5月24日)7.论文答辩(2022年6月中旬)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