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新模式劳动关系研究——以H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2023-03-09 09:0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背景:自2019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为了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与聚集,国内采取了居家隔离的防控措施,民众延迟复工复课,许多企业开始停工停产,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影响。一方面,餐饮、酒店、旅游、娱乐等行业呈停滞歇业态势,除了无法复工复产,还需承担待岗人员工资支付义务,企业难堪重负;另一方面,商超、医药、外卖、快递物流、生鲜电商等零售制造行业市场需求激增,任务繁重,存在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不少企业陷入了用工荒的窘境。即时性的人力资源需求使行业人力资源处于失衡状态,这种行业间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如果一直持续,将会加剧失业的风险。同时,一些企业采取的自保措施使得劳资矛盾一时之间激增,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凸显。在这复杂的局势下,基于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背景的一种创新的灵活用工形式“共享员工”应运而生。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2020年一季度全国GDP同比下降6.8%,整体经济形势严峻。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应对困境,突破巨大的经营压力,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在疫情之中生存下来,是每个企业必须积极面对并思考解决的问题。H公司通过采用共享员工模式,有效地应对疫情下的企业经营风险,取得了积极成效。

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共享员工能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供求的精准匹配,并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同时帮助企业进行成本管控和风险防范。然而,共享员工模式仍存在社保缴交、工资发放、工伤认定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在于劳动关系如何准确认定,只有先认定清楚劳动关系主体,相关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清晰明了,相应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共享员工新模式的劳动关系

本文将以H公司为例,在第三方视角客观地对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国内企业共享员工新模式的劳动关系进行讨论。共享员工模式作为一种具有灵活化、共享化协调配置特点的新型的用工模式,不仅是灵活用工与零工经济的结合体与创新应用,同样也是灵活用工的一种创新形态。该模式不仅有助于人力资源实现流动,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也恢复了一定的社会产出水平,而且有助于实现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但共享员工模式仍在初期探索阶段,目前仍无法确定其劳动关系相关法律适用的问题,共享员工模式亟待通过立法规范。因此,如何做好共享员工模式劳动关系的管理工作,从法律层面上进行规范化体系化的建设,是目前企业共享员工模式管理遇到的瓶颈,也是本文研究希望达到的目的。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学习、并将文献中的重要的信息抽出来分析研究,而形成对所研究对象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确定共享员工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曾裕.“共享员工”用工模式的法律风险与防控[J].法制与社会,2021,(第17期)

2. 康春晓.共享员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风险与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第6期)

3. 陈明芯,唐超.“共享员工”:生成逻辑、典型模式及其实践约束[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第4期)

4. 朱莉莉.“零工经济”视阀下的人力资源共享模式探究——基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视角[J].商业经济,2021,(第11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2022-2022学年第2学期,第1-3周,收集相关资料,申报课题,下达任务书;

2. 2022-2022学年第2学期,第3-6周,前期研究,构思。学生按任务书要求进行前期研究工作,完成开题报告;

3. 2022-2022学年第2学期,第7周,完成开题报告,初稿构思形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