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1选题背景及意义1.1选题背景如今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近50%。
由此产生的污染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加速了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储存的研究。
在此背景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突飞猛进,由于其具有高达3860 mAh g-1的理论容量,且拥有单体输出电压高、可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产品、绿色电网储能等领域[1,2]然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程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例如其不可避免地使用易挥发和易燃成分(如有机碳酸盐)[3],不仅会导致燃烧爆炸等危险事故[4] ,也加速了电池容量的衰减,严重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 研究目的以1-乙烯基咪唑、氯乙酸乙酯、氯乙酸丁酯、氯乙酸叔丁酯、四氟硼酸钠、六氟磷酸钾、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CAS No90076-65-6)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含酯基咪唑型离子液体,探讨其制备方法,对产物元素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探讨其电导率、电化学窗口等电化学性能,以此能够拓展离子液体在电化学中的应用范围。
二、 研究内容(1) 以1-乙烯基咪唑、氯乙酸乙酯、氯乙酸丁酯、氯乙酸叔丁酯、四氟硼酸钠、六氟磷酸钾、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CAS No90076-65-6)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含酯基咪唑型离子液体,探讨其制备方法。
(2) 对产物元素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