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除粮食之外最重要的农产品和战略物资,对于保障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的纺织工业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纺织品及服装加工中心、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夏季持续高温和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清楚不同耐高温能力品种棉纤维中纤维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物质与酶在高温胁迫下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即能明确棉纤维发育耐高温能力差异的生理机制。
研究内容:1.棉纤维发育期响应环境高温胁迫的关键时间窗口研究。
2.短期高温条件下棉纤维重要品质指标发生弹性胁变/塑性胁变的临界胁迫时长研究。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试验方法以纤维品质形成高温敏感性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结合人工控温处理,在花后10、15、20、25、30天分别对棉株进行短期高温胁迫处理,统计分析相同胁迫时长条件下各纤维品质指标变化幅度与处理起始时间的关系,推导纤维发育及品质形成对短期高温胁迫敏感的关键时间窗口1.棉纤维发育期响应环境高温胁迫的关键时间窗口研究。
2.短期高温条件下棉纤维重要品质指标发生弹性胁变/塑性胁变的临界胁迫时长研究。
3.棉纤维品质形成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研究主要关注不同耐高温棉花品种间差异,本课题研究对于不同基因型棉纤维耐高温能力差异的内在机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行田间试验,取样调查,测定各指标,进行室内实验取得相关数据。
分析不同处理起始时间条件下,纤维最终各品质指标的变化,综合判断确定棉纤维发育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时间窗口。
2014年3月-2015年6月进行田间试验,取样调查,测定各指标,进行室内实验取得相关数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