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具有“三致”效应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且具有高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炼焦和石化产业迅速发展,煤炭、石油中有机物不完全燃烧的加剧,大量多环芳烃进入土壤环境,在土壤中吸附沉积,造成土壤多环芳烃严重污染。如何高效降解多环芳烃已成为一个生态修复常用的焦点问题。因此,寻找高效的降解方法是必要的。因此,寻找合理有效的办法对其进行降解迫在眉睫。 表面活性剂由于能够提高PAHs的表观溶解度而在PAHs的微生物降解中得到了广泛研究。有关化学或生物表面活性剂促进PAHs生物降解已有大量研究。本研究拟以实验前期筛选获得的具有PAHs降解性能的XX菌为研究对象,以菲、荧蒽和芘作为目标PAHs化合物,分别添加不同生物及化学表面活性剂吐温80、SDS、糖脂类,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XX菌PAHs降解性能的影响,拟进一步提升其降解性能,为环境中的PAHs的生物降解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对PAHs降解菌(克雷伯氏菌)进行培养,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吐温80、SDS、糖脂类)对PAHs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强化影响。
预期目标:经过对比,在相同条件下,吐温80对克雷伯氏菌降解多环芳烃有强化促进作用。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配制
1)无机盐基础培养基(g/L):NH4CL 1.1、K2HPO4 1.0、NaCL 0.5、KCL 0.2、
MgSO47H2O 0.2、FeSO4 0.001、CaCL2 0.01、微量元素混合液 1ml;
4. 参考文献
[1] Zhao BW, Zhu LZ, Li W, et al. Solubiliz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phenanthrene in mixed anionic-nonionic surfactant solutions[J]. Chemosphere,2005, 58(1): 33-40.
[2]黄兴如,张彩文,张瑞杰,等.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05):965-973.
[3]肖锟,刘聪洋,王仁女,等.表面活性剂影响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48(02):582-59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7周(22-23-1学期)-第2周(2024年12月19日—2024年3月5日):根据和导师讨论确定的论文题目,大量阅读文献,其中选择10篇以上参考文献(外文1-2篇或以上)进行深入阅读,参照任务书写出开题报告。选择一篇外文(5000字以上,文献内容要结合本研究内容)进行全文翻译;
2、第3周(2024年3月6日—2024年3月12日):在充分调研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实验具体实施计划,进行试验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3、第4周-第11周(2024年3月13日—2024年5月7日):根据任务内容实施试验,包括PHAs降解菌的培养,不同生物活性剂对PHAs降解性能的影响,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介导的多环芳烃降解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