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接入条件下常规公交优化调整方法开题报告

 2022-11-25 14:24: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机动车的空气污染等城市交通问题随之而来。

尽管我国大城市采取了缓解交通拥堵的各种方法,但是目前交通拥堵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例如,北京2011年上半年工作日早高峰常发拥堵路段为98km,较2010年同期的141km降低了30.5%;北京2011年上半年三环内工作日高峰小时平均交通指数为6.4,尽管较2010年同期的6.9下降了72%,但是仍然处于中度拥堵的等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城市公交网络的构成,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技术、经济特性及其功能定位的分析,以及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调整的原则及基本原理。

公交站点是公交客流的集散地,包括客流的发生点、吸引点和客流换乘点。

站点位置是否合理,是评价公交线网乘车环境以及乘客的步行时间、候车时间的综合指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在理论方面,国外在公共交通多方式的协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在公共交通多线联合时刻表编制、局部的多方式协调、单方式内的运营协调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公共交通多式协调问题,其研究[19][20]焦点主要在于多线路协调时刻表的编制,通过确定发车间隔等运营参数来实现含运营企业以及用户成本的总成本最小化。

HurdleandWirasinghe[1]研究了接运公交线路位置,公交发车间隔以及轨道站点的选址的问题,得到了总成本函数最优化的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设计路线: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系统分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内涵、机理以及实现途径的基础上,在运营计划中合理安排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线路衔接,实现线路间的同步换乘;并研究基于换乘站的常规公交的动态调度方法,满足实时客流变化的需求,进一步保障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协调。

因此本论文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核心内容:运营计划协调模型和动态调度协调模型的研究。

①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的运营计划协调模型,制定公交轨道换乘网络运营组织中统一、协调的运营时刻表,获得时刻表中公共交通车辆的最优到发车控制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年1月25日前,收集资料并初步完成对资料的整理、总结,明确研究思路,同时对毕业论文的详细框架及每部分章节撰写的内容做出计划;写好开题报告交上交系统给老师审阅,在指导老师同意后正式开始写论文;第二阶段:2022年3月30日前做好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材料,完成毕业论文第一稿,送导师初审;第三阶段:2022年4月14日前,根据导师对论文的修改意见,查找相关资料,修改不足之处完成二稿,并送导师二审;第四阶段:2022年4月30日前,根据导师对二稿的意见,完成毕业论文第三次修改并基本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并送导师最后审查;第五阶段:2022年5月16日前,毕业论文正稿修订并完成打印,装订,报送;第六阶段:2022年5月30日前,准备好毕业答辩,完成答辩的材料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