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40年及加入世贸组织近20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近年来,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依靠外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重视新市场开拓等多元化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即是从全球时空尺度上进行谋划,寻求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但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想回潮,加之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济格局持续恶化,深刻影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优化对外直接投资全球时空格局,提升对外投资有效性,是当前中国对外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江苏省作为国内经济水平名列前茅的省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需要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希望能够通过综合分析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时空特征及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为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支持江苏省对外经济发展,更好地在新发展格局下作出贡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一)引言
(二)对江苏省的对位直接投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从阶段变化特点,对外投资的全球分布、时空特征演化,对外直接投资源地的空间特征,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OFDI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杜能 (1826) 为代表的成本学派认为,企业投资以追求成本最小化为基础。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技术发展程度不同,各国的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自然有差异,因此,成本因素成为影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克里斯塔勒和勒施(1933)认为产品的销售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那么,关税、自然资源、东道国制度环境和经营风险自然会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巴克利和卡森(1976)提出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将市场内部化来节约交易成本,因此,企业会优先选择交易成本低的地区进行投资,而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和文化差异会增加企业对外投资时的交易成本,也会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邓宁(1977)的国际投资折中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他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还强调了文化距离的影响,他认为,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与本国政治和文化距离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科莫尔(1999) 从技术开发与技术增长的角度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区位选择。他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从东道国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信息来增加企业自身的技术存量,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东道国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国内学者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通过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投资动机、影响因素、政策等因素j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另一种大多从经验出发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所述: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月7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月8日-3月19日: 完成初稿并完成中期检查;
2022年3月20日-4月30日: 完成论文修改、定稿;
5. 参考文献
[1]徐海英,张然,侍非,张星宇. 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时空特征及区位选择因素分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0(01):50-56.
[2]何斌锋,沈丁昊. 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J]. 现代商业,2020,(33):141-143.
[3]李书彦,谭晶荣.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OFDI)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20,40(06):60-6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