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韧性与贸易韧性的协调性质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6 18:39: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韧性作为现阶段我国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是具体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首先就是经济韧性的解释:经济韧性是为了描述一个经济体系受到冲击时的承受能力和调整恢复能力。如果称一个经济体有韧性,说明它的抗打击能力强,轻易不会在外部和内部冲击之下出现崩溃,经济体系不容易出现结构性的断裂。所以,经济韧性代表了一定的危机意识,国家政策的相关制定者可以根据我国的经济韧性来将损害最小化,及时恢复到原来的经济状况,对相关政策体制进行调整来适应随时变化的格局。所以研究经济韧性是十分重要的。

贸易韧性与经济韧性概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为研究贸易状况在受到冲击时的承受能力和调整能力,所以对于现阶段段的发展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国作为现阶段的世界大国之一,贸易对于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贸易韧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两者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因素,本文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经济韧性对于贸易韧性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经济韧性对于贸易韧性的影响以及而二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经济韧性以及贸易韧性的相互联系,经济韧性对于贸易韧性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中影响程度的差异化,以及形成差异化的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陈奕玮在文献中提出:“首先,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呈现U 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起抑制作用,当超过临界点后,城市经济韧性水平会随产业集聚程度提高而提高。其次,产业多样化可以划分为产业相关多样化和产业无关多样性。 ”

2,赵春燕在文献中通过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为:“利用2004~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 上 城 市 数 据,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集聚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

3,贺灿飞在其对于出口贸易韧性的研究中表明:'中国出口贸易韧性存在显著空间差异。金融危机第一阶段中,区域抵抗力从高到低分别是西南、东部、中部、西北和东北地区。金融危机第二阶段中,东部、东北和中部的恢复力较强,而西北地区依然较弱。此外,危机期间,各区域的产品结构也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篇论文主要围绕经济韧性对于贸易韧性的影响主题展开,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1,介绍经济韧性,贸易韧性以及各自的研究意义,点明研究主旨

2,理论机制:通过阅读文献等得出一定的结论,得出经济韧性对于贸易韧性的影响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奕玮,吴维库.产业集聚、产业多样化与城市经济韧性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8):64-73.

[2]赵春燕,王世平.经济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01):102-114.DOI:10.19639/j.cnki.issn1003-5230.2021.0008.

[3]张振,赵儒煜.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21(03):47-5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