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XX区域/省份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31 09:26: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8220;一带一路#8221;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8220;一带一路#8221;的国家战略解决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弊端,保障了种难过更有效的发展。而上海作为多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贸易重要枢纽港口,在#8220;一带一路#8221;的战略中齐了重要的枢纽作用。上海在#8220;一带一路#8221;建设中发挥金融支点作用,在产业转移和产业创新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五方面发挥作用。新型全球化作为第四次全球化,具有包容性、共赢性、整合性,对国家发展有重要影响,而#8220;一带一路#8221;战略更是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所以我想将上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研究#8220;一带一路#8221;背景下产业转型发展的优势和利弊。从而推上海及全国,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展策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写作提纲: 1.动力所在:(1)国家#8220;一带一路#8221;战略支持。(2)上海经济瓶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方向。(3)经济导向和产业结构面临突破。

2.优势:(1)文化底蕴深厚。(2)产业集聚,产业多元化。(3)资金和人才充足。(4)国家政策支持。

3.问题:(1)贸易范围不够广阔。(2)市场创新能力不足。(3)企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复杂。(4)经济和贸易流动快,经济动荡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国内普遍使用#8220;战略#8221;一词来对#8220;一带一路#8221;进行描述。这表明美国学界政界对于#8220;一带一路#8221;的内涵是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误判的。美国最为流行的评论当属将#8220;一带一路#8221;视作#8220;中国版马歇尔计划#8221;,并将其视作中国对于美国重返亚太和#8220;再平衡#8221;战略的一种应激性反应。

周全绍在《新常态下上海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思考》中提出建立各种类型的产业园以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但随着土地等要素的制约,以及对生态环境等发展质量的要求,传统产业园区亟待转型升级,以形成新常态下新的发展模式。

黄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以浦东的发展为实例,提出上海实行'东西联动'、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1.10:拟定与确定论文题目;

2022.11.11-2022.11.26: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11.26-2022.2.24: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肖林. 实现科技创新中心与国家战略全面联动发展[J]. 科学发展,2015,(06):61-64.

[2]周全绍. 新常态下上海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思考[J]. 新经济,2016,(27):35-36.

[3]俞佳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