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4年,共享单车这一新事物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并迅速受到用户的热烈追捧,成为各种风投资本新宠。一时间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街头巷尾出现了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家企业更是将共享单车业务拓展到了海外,并且在网络上引起了国内外网友热烈讨论。共享单车的初战告捷,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共享热潮。各式各样的共享产品投放市场,有的确实是有利于用户的新事物,但很多不过套上共享外衣的伪共享,实质还是旧事物。共享单车从成立到现在不过短短三四年时间,但整个行业可谓风云变幻。从初期的几十家企业,期间不断有一些新企业进入,但更多的是许多企业开始出现危机倒闭,直到现在共享单车行业基本呈现摩拜、ofo、哈罗单车“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占据了9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最近ofo又陷入了退押金旋涡,前景堪忧,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前景再受质疑。
于是当前研究共享单车瓶颈及对策,将有助于现有企业和后续企业顺利度过这次行业危机,不至于使这个行业快起快落。进而不断完善,稳定发展,并逐步向成熟市场发展。同时也将有助于有关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和规则,提高监管能力,这对我国监管体制改革无疑也会有更多的启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文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具体将采用参考现有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以及去相关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部分参照相关文献对共享单车的概念及其性质进行廓清,明确共享单车是否属于共享经济范畴,它与传统的公共自行车的区别。
第二部分将对国内外学者对于共享单车的研究现状进行列示说明。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Cyrille Mdard de Chardon等人(2017)研究了共享单车系统属性、共享单车站点的密度及紧凑性、地理环境、天气、骑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共享单车的影响。研究模型采用了对全球75个案例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分析。研究模型最终得出几大对共享单车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非营利性运营商、头盔法规、人口、温度、风力、站点密度、多样的站点规模、码头数量等。
Garrard 等人(2012)认为,在共享自行车方面性别不平等也存在。因为女性更不愿意冒险,所以不充分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减少了共享自行车和私人公用自行车的数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0-2022.11.30,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12.1-2022.3.10,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022.3.11-2022.3.17,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何亮,崔坤宇,李慧文.共享单车金融属性及盈利模式探究[J].江苏商论,2018(12):83-87.
[2] 谭袁.共享单车“底线竞争”问题探究及防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3):36-40.
[3] 郭鹏,林祥枝,黄艺,涂思明,白晓明,杨雅雯,叶林.共享单车:互联网技术与公共服务中的协同治理[J].公共管理学报,2017,14(03):1-10 15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