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因素和风险防范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2 11:30: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型国有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早,历史经验数据较为充足,风险管理能力较强,能够在较为成熟的风险体系下对信用卡业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但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基数较小,客户层级较为单一,风险体系不够健全,同时,中小银行大多数以零售业务为转型、发展的重点,信用卡业务作为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拓展客户群体,提高银行效益,此外因信用卡正处于由透支消费向分期消费转型的关键阶段,利用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还能够提高银行资产业务体量,是重点投入、发展的业务领域。因此,中小型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信用卡市场取得一席之地的同时,妥善做好风险管理,健全防范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宏观上希望能够通过理论研究,探索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信用卡业务面临的传统与新兴的风险隐患;微观上希望结合实际情况,能够提出具体可行防范措施,应用于中小型银行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或多或少的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相关因素并进行进一步阐述分析。

2、信用卡业务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欺诈风险、信用风险、新型互联网风险等,内部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操作风险、系统风险等。针对信用卡业务内、外部风险,结合中小型商业银行实际信用卡欺诈,探讨当前市场环境下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风险隐患,并就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管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最后提出符合中小型商业银行现状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综述:Neha Sethi, Anju Gera (2014) 研究得出在电商技术越来越普遍的当前市场环境下,信用卡欺诈风险由线上欺诈风险和线下欺诈风险两种风险组成,并从精准性、时效性和成本三个维度对当前存在的包括隐性马尔可夫模型、决策树、模糊专家系统在内的11个信用卡风险欺诈防范手段进行效能评估。研究对信用卡欺诈风险分析较为全面,能够切合正逐步从传统的纸质线下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变的信用卡业务,并从多维度进行介绍风险模型。

国内研究综述:中国学者大部分从宏观角度对信用卡风险进行详尽的研究,理论研究非常全面、深入,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做了提纲掣领的总结和分析,同时,对于大数据、金融科技等当前新型的概念和技术也进行了大量的阐述与研究,提出独特的观点,但并未能聚焦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控制风险,采用何种风险防范措施,如何稳定、健康的发展信用卡业务,未能将大数据在中小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或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符合中小型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理念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1.1-2022.1.15

进一步阅读参考文献,完善本文理论框架部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张津津. WH商业银行信用卡违约风险管理方案设计研究 [J]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02(12):80-83.

[2] 李家炜. 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 [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21,(08):22-23.

[3] 宋华.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及启示[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10):96-9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