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创业板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10-17 10:42: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综合国力取得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可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体制不断完善、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不仅是我国面对国内、国际环境挑战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经之路。因此,科技型企业,作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力量,其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更值得关注。而企业是否进行创新或者加大创新投入,不仅受限于本企业的资源状况和融资能力,还要考虑高管或大股东个人的行为和意愿。截至2019年12月,A股超过3500家企业进行了股权质押,总质押股数超过总量的10%,“无股不质押”的现象不仅带来了股市震荡剧烈、平仓风险快速上升等问题,也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掌握市场主导权,科技型企业更需要警惕一切影响自身创新能力的因素,警惕大股东的个人行为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研究我国科技型企业中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股权质押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有着一定的优势,融资门槛低,手续简捷,放款速度快,能够及时满足股东对资金的需求。但是,股权质押的便捷性也可能为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开辟了“快速通道”。首先,基于股权质押的特性,控制权会和现金流权相偏离。并且,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两权偏离的程度也越高,控股股东会表现出愈加强烈的侵占动机。由于控股股东在公司中具有特殊地位,能够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起到绝对控制,为其掏空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其次,控股股东质押股权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为稳定股价,避免控制权发生转移,控股股东存在着强烈的市值管理动机,加深了与外部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加了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进而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加严重的融资约束。近年来,股权质押作为一种备受上市企业青睐的融资方式,大大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在为企业经营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股权质押是否真的降低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呢。本课题以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预期目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能缓解融资约束,如果能那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如果不能又是什么原因呢?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主要选取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检验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使用WW指数做稳健性检验。

先选取数据和样本,再定义变量分组检验,接着根据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然后细分样本控制变量再加以验证,最后根据ww指数验证是否与前文结论一致。

4. 参考文献

[1] 股权质押、风险管理与大股东增持[J]. 胡聪慧;朱菲菲;邱卉敏.金融研究,2020(09)

[2] 股权质押、控制权转移风险与税收规避[J]. 王雄元;欧阳才越;史震阳.经济研究,2018(01)

[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J]. 李常青;幸伟.统计研究,2017(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02-18至2024-03-05,在实习期间进行文献阅读,熟悉相关理论,理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创业板公司融资约束的机制;

第二阶段 2024-03-06至2024-04-01,收集资料,进行调研,掌握衡量融资约束的统计方法,熟悉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特点,进行多维度描述统计分析;

第四阶段2024-04-02至2024-04-07,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