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串联补偿的仿真研究开题报告

 2023-11-24 08:50: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和负荷需求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的电压不稳定已经成为系统稳定的严重威胁。

尤其是在这种变得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控制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FACTS:对能量传输系统进行更快、更有效的监管,以增加电力传输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运行状况来响应一套先进的电力电子控制器和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在没有无功补偿的情况下,线路电压末端就会下降。如果在电源端输出无功进行补偿,会导致有功输送容量降低,从而影响正常用电。为此,通常考虑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对于特、超高压输电线路,当线路较长时,可以通过加装串补装置提升线路输送容量。同时,为了验证SSSC能够提高功率因数和改善电能质量,首先应建立数学模型,在 MATLAB仿真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串联补偿装置的控制技术的正确性。

难点:1.串联型补偿装置(SSSC)的控制技术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将其应用于多电平拓扑结构的SSSC中。2.对串联补偿装置建模,并能从中进行数据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近年来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潮流需求增大,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安装电

力系统稳定器和柔性交流输电装置(flexible AC transmissionsystem,FACTS)均可抑制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resonance,SSR),但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区域间 SSR 不明显且需多台共同作用,而FACTS 安装点灵活且动态性能良好,可设计多种类型的阻尼控制器。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作为一种新型串联无功补偿装置,具有控制灵活、结构简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设计方案

1、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给定条件:SSSC额定容量100kVA、直流额定电压400V、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线电压380V、系统两端电压相位差30度建立数学模型。考虑SSSC 装置侧变换器的滤波电感、电容、变压器漏感、变换器的等效电阻等细节建立完整的 SSSC数学模型。

2、建立仿真模型。根据所给条件,使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其中应满足所给要求的条件。选择Simulink库中的Sources库,搭建所需的电路模型,其中包括电压源、线路、阻抗、静止串联补偿装置等。通过改变静止串联补偿器,从而改变压降,使得满足所要求的功率因数,并且从装置如何实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的角度出发,考察 SSSC 跟踪指令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 SSSC 进行了动态建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详述直流母线电容自充电技术,分析 SSSC 的线路阻抗补偿特性及它对系统潮流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 研读和查阅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对串联电容器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周 对英文资料进行翻译并拟出开题报告,上传至“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第三周 进行对串联FACTS装置的分析比较,以及为何使用SSSC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