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各种非线性负载例如变频器、UPS电源、开关电源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这些非线性负载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电网带来了严重的谐波污染问题。
谐波污染不仅降低了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误动作、绝缘老化、通信干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进步,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在谐波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绪论:介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2.有源电力滤波器基本原理:阐述谐波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介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包括电压型、电流型和混合型等,并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理论分析阶段:深入研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拓扑结构、控制策略等,分析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为仿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仿真建模阶段: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模型,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检测电路等部分。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MATLAB的改进型控制算法研究:针对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算法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将探索基于MATLAB的改进型控制算法,例如改进型重复控制、滑模控制、预测控制等,以提高系统的谐波抑制效果、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2.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仿真模型设计:本研究将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各种复杂因素,例如非线性负载类型、电网电压波动、背景谐波等,构建更加贴近实际的仿真模型,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平台搭建与结果验证:本研究将搭建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APF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王晓东,陈道华,薛逸凡,等.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综述[J].电力电子技术,2022,56(01):33-40 50.
[2]张军,刘进军,陈希,等.一种改进型三相四线制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42(19):6711-6720.
[3]王永强,李振,王晓明,等.LCL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阻抗重塑控制策略综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2,42(07):209-219 22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