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为了克服现有继电保护系统配置无法发挥智能变电站本身优势的缺点,针对三层式的继电保护体系架构,分析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的功能、实现方式、算法及原理。
将高压线路并联电抗器电流引入线路保护,形成了智能变电站带并联电抗器线路保护的新方案。
由于保护设备配置以及数据获取的单一化,影响现有智能保护方案在设备故障时的可靠性。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文研究了站域保护在智能站中应用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改进关于智能变电站应用与运行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所以我总结的本课题关键问题如下:1、站域保护引入的原因和所适用的场所分析;2、站域保护在智能站中的作用及功能配置分析;3、类比典型站域保护功能逻辑及原理及其相关讨论;4、如何实现站域保护装置的硬软件及其研究;5、分析模型文件ICD与站域保护装置的映射关系; 课题是站域保护在智能站中的应用与实现研究,由于所学知识的欠缺,我认为本课题的难点总结如下:1、总结智能变电站中的各类保护之间的联系与应用。
2、在智能变电站中,站域保护实现的具体作用及其应用原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站域保护与控制装置基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与站控层网络的数据信息共享优势,综合利用站内多间隔线路、元件的电气量、开关量信息,实现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可靠隔离,实现站内冗余后备保护、优化后备保护及安全自动控制等功能,是站域的保护功能和安全自动装置功能的一体化设备。
[1]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结合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应用,建立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有效提升保护可靠性、灵敏性与选择性。
系统由就地级保护、站域级保护控制和广域级保护控制三个层次组成,站域级保护控制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层,具有同时面向变电站本体和系统的动作属性。
4. 研究方案
本课题是站域保护在智能站中的应用与实现研究,本论文将从站域保护的引入原因及适用场所分析、站域保护的作用和功能配置分析、典型站域保护功能逻辑及原理的对比与讨论、站域保护装置硬软件的实现、模型文件ICD与站域保护装置的映射关系分析五个方面进行论证,本课题的难点是模型文件ICD与站域保护装置的映射关系分析
5. 工作计划
第1周:熟悉所分配课题,收集相关资料第2周:完成外文资料的翻译和审核第3周:自拟开题报告、并完成审核第4周:完成课题要求的论文构架所需素材的整理归纳第5周:完成课题要求的站域保护的引入原因及适用场所分析第6周:完成中期检查第7周:完成课题要求的站域保护的作用及功能配置分析第8周:完成课题要求的典型站域保护功能逻辑及原理的对比与讨论第9周:完成课题要求的站域保护装备硬、软件的实现第10周:完成课题要求的模型文件ICD与站域保护设置的映射关系分析第11周:完成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及致谢词和参考文献的整理第12周:完成论文的初稿,并完成课题电气图的集中绘制第13周:完成论文答辩PPT、答辩、评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