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唑抗药性风险评估敏感性基线建立及抗药性分子机制开题报告

 2023-02-15 10:16: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葡萄炭疽病也称晚腐病,在全国大多数葡萄栽培地区均有分布。葡萄炭疽病有潜伏侵染的特性,主要危害着色期和近成熟期的果实,也可危害幼果、叶片、叶柄、新稍、卷须、花穗、穗轴和果梗等,危害初期病斑不明显[1]。受害初期,果粒上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凹陷产生轮纹状排列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病斑长出粉红色黏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团,严重时病斑扩展至半个果粒,引起果粒腐烂,糖度越高的品种发病越重[4]

在国内引起葡萄炭疽病的主要病原是胶孢炭疽菌,鲜有尖孢炭疽菌的报道。其寄主广泛,主要造成果实腐烂,也有叶斑等症状。不同的专化型可以侵染多种不同和作物,如葡萄、苹果、梨、芒果、茶等。且因与寄主之间协同进化和受环境影响,胶孢炭疽菌产生的变异相对较多,也较快。

防治炭疽病常用的是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但由于,由于内吸性杀菌剂的高度专化性,对病原真菌的作用位点单一,加之使用频率高,很容易造成抗药性的问题,一旦产生抗药性又会加大药剂的用量,造成恶性循环[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检测田间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抗药性及其抗药性发展等问题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本实验将采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田间抗性菌株的脱甲基酶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比较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在生物学表型方面发生的变化,以明确葡萄炭疽病的田间抗药性发展。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通过对田间抗性菌株脱甲基酶位点突变的检测,发现该药剂作用位点发生了突变,较之前的研究有新的进展。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抗药性防治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年9月,田间抗性菌株脱甲基酶位点突变检测;

2015年10月-12月,生物学表型测定;

2016年1月-3月,整理及总结数据,实验补充,撰写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