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财务平衡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5 12:12: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南京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升至18.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升至13.70%,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明显。“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当前很多家庭养老的现实困境。目前南京失能、半失能老人数超过15万人。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赡养功能的弱化,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步履维艰,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且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临的棘手问题,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有效解决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的护理问题,使其有尊严地享受相对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已经从家庭层面上的道德、伦理、经济问题发展成整个社会共同面临的制度性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逐渐为大众、学界、政府所关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全文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而后对国内外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文献做较为全面的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讨文献评述

由于德国和日本都实行的是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因此针对德国和日本长护险建构经验的研究比较多,也形成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黄万丁和李珍(2016)对日本长护险进行评述发现:虽然在制度建立之初,保险人强调多方的筹资责任特别是个人的自付比例,但是在政策实操阶段又出现过于慷概的局面,最终设立的较宽松的受益范围以及较低的自付比例(10%以下)均造成了护理总费用的逐年上涨,并最终导致长护险的收支缺口不断被拉大,那么在此背景之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开始在护理服务项目上着手进行控费,通过采取预防护理以及将机构护理服务不断转移至居家和社区护理的方式降低护理费用、控制护理总成本,事实证明(陈璐和刘绘如,2016;周加艳和沈勤,2017),日本政府自2000年长护险制度的初建到近年来的历次改革无不围绕不断“开源”以及“节流”的方式来维持长护险基金收支的平衡,而日本长护险制度几乎历经5次改革才认识到筹资机制强调个人责任以及护理服务回归家庭在护理基金财源保障和控费上的重要性(李运华和姜腊,2020)。由此可见,广覆盖以及高受益的支付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除了长护险的筹资机制出现了巨大挑战之外,日本还面临护理资源短缺的困境(小岛克久,2019),要实现护理人员的有效供给这不仅需要公营组织的协作配合,更需要激活私营主体的力量。当然要达到私营主体注重效益与保障质量的双赢局面无疑加大了政府作为监管者的责任和重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师生互选环节;

2022年11月底前——完成开题工作和论文培育立项工作;

2022年3月上旬——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Han,Chang-WanFukushima,ToshihiroIde et al,“The Reform of Long-termCare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asks of Care Prevention Service in Japan-Centering on the Analyses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support center”,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Review,2010,1(19)[2]安平平,陈宁,熊波.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践、经验启示与发展走向——基于青岛和南通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08):1-6. [3]曹信邦.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 [J].社会保障评论,2018,2(04):75-84. [4]胡宏伟,李延宇,张澜.中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与预测[J].中国人口科学,2015(03):79-89 127. [5]戴卫东.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皖两省调查的比较研究[J]. 人口研究, 2011, 35(4):85-93. [6]汤薇,粟芳.中国长期护理保险不同筹资模式研究[J].财经研究,2021,47(11):34-48.DOI:10.16538/j.cnki.jfe.20210825.102.[7]林姗姗.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构建与财务平衡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28-34. 陈璐,刘绘如.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及启示——基于资金的“开源”与“节流”视角[J].理论学刊,2016(06):69-74.[8]小岛克久,万琳静.日本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和社区综合护理体系[J].社会政策研究,2017(6). [9]黄万丁,李珍.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理念得失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6(3):73-83. [10]Auth,D.,“Economization of long-term care inGreatBritain,Swedenand Germany”,ZEITSCHRIFTFUR GERONTOLOGIEUND GERIATRIE,2012,7(618)[11]胡晓义.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6(02):10-11. [12]潘屹.长期照护保障体系框架研究——以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起点[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72-79. [13]李珍.关于完善老年服务和长期护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11(08):1-7. [14]陈诚诚.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筹资机制的实施现状与政策述评[J].学习与实践,2020(06):88-96.[15]郝君富,李心愉.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经济影响与启示[J].人口学刊,2014,36(02):104-112.[16]李运华,姜腊.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及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20(03):167-172.[17]荆涛.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J].保险研究,2010(4):77-82. [18]郑军, 刘亚孔.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原则设想[J]. 卫生经济研究,2018(11):42-45. [19]赵斌,陈曼莉.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际经验和中国模式[J/OL].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21[2018-12-24]. [20]何文炯.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若干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03):5-11 2. [21]周加艳,沈勤.日本长期护理保险2005—2017年改革述评与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7(04):101-112.[22]彭荣,凌莉.国外老年人口长期护理筹资模式潜在的问题与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1):2444-2447. [23]Rhee,JongChulDone,Nicolae Anderson, et al,“Consideringlong-termcare insurance for middle-income countries : comparingSouthKoreawithJapanand Germany”,HEALTH POLICY,2015,10(13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