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为河西大街北侧绿化、创意路两侧宽度10米的绿化带,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大街北侧与云龙山路交叉处,项目分为两个地块,东地块面积约为1w平方米,西地块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景观设计总面积约1.9w平方米。地块北临规划河道,南临河西大街,东为规划城市绿地,西为泰山路。地块紧邻地铁10号线中胜站,附近有明基医院、龙湖天街、徐矿广场等。项目定位为城市口袋公园。本项目须展示科技园的片区特色,结合临水的地理条件,立足于创新和生态休闲,满足人行驻足集散以及休憩的服务功能需求,通过广场以及游步道的设计,丰富行人的路线变化,成为继元通换乘点后,河西又一个集功能性休闲性于一体的景观节点。设计内容包括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园林绿化等项目。
本项目相临的道路是科技园内部联系的重要通道,是园区地块开发建设的交通保障,对于构建完善的区域路网具有积极意义;本项目是科技园区的门户标签和名片。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考虑周边商业区、科技园、和胡家闸河的环境,如何与其相联系
2.如何连接两个分裂的场地,使其具备统一性和整体性
3.考虑到口袋公园规模小、布置灵活的特点,为满足游客休憩、游览、健身、活动及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高效利用土地,设置功能区和节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现代城市背景下,口袋公园的建设和数字景观在其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存量绿地的背景下,紧迫的用地面积使得口袋公园的发展成为迫切的需求。有限的绿地空间,日益更新的时代科技,“口袋公园 科技”成为现代城市公园建设的必然趋势。基于人们对于不同活动功能的需求,考虑人们的使用感受,结合数字化技术设计公园。利用科技手段展现文化特色,保留城市纹理和风貌,生态与技术并行,在提升城市绿化率的同时,提高了建设的效率,展现了城市文化特色,以求建成充满活力的城市微空间系统。
关键词:口袋公园;数字科技;城市文化;人本主义
4. 研究方案
一、设计方向和问题
设计选题为现代城市背景下的南京河西大街北侧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考虑到越来越紧密的生存空间,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建设集约化城市是不可避免的进程。口袋公园顾名思义,作为占地面积较小、选址较灵活的一种公园类型,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极大的效用。该选题中南京河西大街北侧的选址恰巧符合这部分特点,周边多为硬质空间,且商业区和科技园都具有人流密集、工作节奏较快的特点。横亘在项目用地和商业区、科技园之间的是一条河道。由这些背景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河道表现生态性?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展示科技园和现代南京城市的发展特色?如何自然串联两个分裂的用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
二、解决方法及方案设计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收集资料,了解场地基本情况、背景信息及相关规范,尽可能进行现场调研
第二周:结合现场和地形图,根据已有的信息和资料对项目场地进行分析研究,查找相关的设计案例和文献,进行初步参考
第三周:进行方案构思、提出概念设计并进行初稿设计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