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背景:
当前社会,隔代教养是很普遍的现象,无数的爷爷奶奶们成为了孩子们最亲近信赖的人。老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很奇妙的,两者的心里上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老人爱和孩子玩耍,孙辈的出现弥补了他们晚年生活的空白和情感的空虚。而通常出于亲情老人都会愿意顺着孩子的愿望下,所以孩子也更喜欢老人毫无保留的爱。老人与孩子,他们分别行走在生命的起点和归途,相隔甚远。但是血脉亲情让他们慢慢靠近,彼此照应,相互需要。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亲情主题的插画,国外的情亲主题插画注重故事内容,通常以父母为主要形象,贴近儿童的内心、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较为有趣,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国内的请情主题插画通常根据本土的生活情境进行创作,体现我国的传统孝道和情亲。国内本土原创的优质插画较少,且缺乏创新。所以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以“我和爷爷”为主题通过插画设计,由可视语言讲述隔代情亲的深刻意义。
(2)目的: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①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同类主题插画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手法,特别是优秀的、受欢迎的内容、样式和风格。深入研究它们的含义、意义以及最终所表达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其创新形式。 ②查阅资料,探究隔代亲情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含义。研究长辈与孙辈的相处模式,能够产生强烈共鸣、引人深思的有哪些。整理有关资料,根据研究内容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对本主题插画想要展现的内容确立一个设计方向和大纲。 ③初步进行草图绘制,草图围绕“我和爷爷”主题里需要表达的亲情为主,将不同的人物特征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进行设计。每幅插画将以小标题的形式展开绘画,如“倾听”、“秘密”、“守护”等,在大的主题下以不同的小故事贯穿整个中心思想。 ④确立最终的主题构思和表达方式,确定好“我和爷爷”主题插画的具体运用和表现方法,既要统一又要根据场景、角度渲染的不同有自己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预期目标: ①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②主题表现要考虑本专业特点,注重插画的设计感和完整性,注重绘图软件运用。 ③完成主题人物造型设计及相关故事内容设计,设计草图二十八张。 ④确定插画的内容、风格,用电脑进行绘制,完成实物展示部分。 ⑤工作量不少于十四副八开的插画作品及绘本等周边延展产品 ⑥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说明(6000字)。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上网、论坛贴吧、请教老师等形式进行对有关隔代亲情主题的插画及绘本等收集研究调查,确定初步的设计目标和思路。为设计奠定基础。
②市场调研法:进入市场对隔代情亲类插画及绘本的实地调研,阅读有关的插画设计类的相关理论与书籍,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对隔代情亲主题的插画进行材料收集整理以及归纳,进行比较和学习,完善自己的构图。
4. 参考文献
[1]徐海鸥.插画艺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2]唐鼎华.插画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陈敏.儿童书籍插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
[1]第七学期第6周进行毕业创作动员报告会,辅导学生志愿选择指导教师,讲解毕业创作和文本撰写的选题范围和要求、按照教师与学生双向志愿完成毕业分组;
[2]第七学期第7周——第8周由指导老师负责辅导学生完成选题申报表填写、任务书下达;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