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背景:
随着人类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产品不断丰厚,特别是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读者在阅读载体和阅读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丰富的图像影音内容和高度的互动性使得传统书籍望尘莫及。但书籍仍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它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同步。 书籍设计是基于阅读而产生的信息传播载体。新技术、新媒介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信息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从而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由原来单一的书面阅读向多元化阅读方式转变。与此同时,也给书籍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书籍设计必须挖掘新的设计语言,寻求设计形态的可变空间,来满足读者对书籍审美的多样化的需求。一件成功书籍设计作品的诞生需要一系列有序的运作,丰富内涵的寻找、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片选择、规矩新颖的构成格式、到位准确的色彩配置甚至个性化的纸张精美的印刷工艺,书的美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现代意识观念的趋使下,审美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书籍装帧设计渐渐趋向于从情韵美、含蓄美、内在美、形式美和广告味到图书市场定位与读者心理分析等全方位的整体设计,以增强装帧设计的内涵。
(2)目的: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1.充分收集和掌握图形设计、传统元素设计以及插画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结合所选定的课题,对其进行合理定位,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表现文字内容的形式,从而完成设计内容。
2.深入了解和掌握书籍设计的原理、排版设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从书籍装设计的材料、技巧、手法等方面以及书籍装帧在市场中的需求探讨,在设计时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空间、市场消费心理、审美情趣等,使设计出的书籍装帧作品立意独特,创意新颖。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法:通过自己去苏州一些地方拍摄,采访收集资料。
访问法:通过对一些当地居民的采访来完善自己的想法。与指导老师及业内相关人士针对方案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作品进行合理的修改,制订出完整的设计思路。
4. 参考文献
[1]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陈晗.书籍设计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曹琳.书籍装帧与版面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
[1]第七学期第6周进行毕业创作动员报告会,辅导学生志愿选择指导教师,讲解毕业创作和文本撰写的选题范围和要求、按照教师与学生双向志愿完成毕业分组;
[2]第七学期第7周——第8周由指导老师负责辅导学生完成选题申报表填写、任务书下达;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