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和城市建设任务。
本选题选择“十堰市张湾区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棚户区改造是一个全球性的城市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棚户区改造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重视,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十堰市张湾区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张湾区棚户区改造现状调查与分析:对张湾区棚户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了解棚户区现状和改造需求。
分析张湾区棚户区改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棚户区改造的理论基础、政策背景、实践经验、研究方法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框架。
2.实地调研法:深入十堰市张湾区棚户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收集棚户区现状数据、居民改造意愿、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3.案例分析法:选择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张湾区棚户区改造提供借鉴和启示,并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区域针对性:聚焦于十堰市张湾区棚户区改造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具有区域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案。
2.多学科融合: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融入到棚户区改造研究中,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更加comprehensive的解决方案。
3.公众参与: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居民参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和意见,并将居民的诉求融入到规划设计方案中,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周怡,王凯,陆青. 基于人本理念的棚户区改造模式研究[J]. 城市建设,2023,33(02):100-103.
[2] 李玲.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城市更新背景下青年租户的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
[3] 王一凡. 协同视角下城市更新与韧性城市建设的耦合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