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军农民起义,东汉政权原有的统治逐渐分崩离析,战乱频繁,混战之中有多方力量逐渐崛起,形成了地区割据性的军阀势力。袁绍凭借其家世及其人脉,在混战之中不断发展中壮大自己的势力,成为汉末军阀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对于汉末三国前期的这一时段有众多的学者涉猎,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这一时期中关于袁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袁绍家族的形成、发展及衰败,袁绍军事集团与曹操军事集团的对比研究,通过袁绍家族累世经学起家反映东汉世家大族的影响力等。本文以袁绍统治范围变迁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复原其统治范围的变化情况。
(2)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央政权统治逐渐衰落,地方军阀乘势而起,割据一方混战不断,袁绍凭借个人家世影响,在群雄之中占据冀州,并以冀州为立足之地不断向周围扩大其势力范围。袁绍自初平元年(190年)勃海起兵讨伐董卓,凭借其家世人脉被推举为盟主,初平二年(191年)巧取冀州,出任冀州牧,并不断巩固其在冀州的地位,此后依据冀州不断发展。初平三年(192年)与公孙瓒展开界桥之战,并大败公孙瓒。初平四年(193年)袁绍与公孙瓒争夺青州,势力范围进入青州,同时击破黑山军,基本巩固了在冀州的统治。兴平二年(195年)袁绍派麴义与鲜于辅共击公孙瓒。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将北海相孔融逐出青州,将青州纳入其势力范围,建安二年(197年)袁绍出任大将军,并兼督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打败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范围达到顶峰。建安五年(200年)与曹操展开官渡之战,兵败官渡而后返回冀州,建安七年(202年)最终病逝于冀州。通过考证袁绍的统治范围逐年的变化过程,说明袁绍统治的势力发展状况。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文献考证法: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等查阅相关资料,对东汉及三国时期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并进行分析考证;跨学科史学方法:同时运用历史学和地理学方法进行论证研究;以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实事求、多角度的考察历史,对研究内容进行合理细致的认识和分析。
(2)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史料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4年12月至2024年3月 确定论文选题,接受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并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2. 2024年3月 完成开题报告。
3. 2024年3月至4月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