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鬼传》与《何典》鬼怪形象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3-04-17 17:11: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一、选题缘起中国文明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本的农业文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于自然天地的信仰影响了中国特有的神话传说。

中国地区本是信巫,秦汉时期则盛行神仙之说,而后小乘佛教传入中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在这些民间信仰的熏陶下,迎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是这样描述的: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这些志怪小说描写的鬼神妖怪等非现实事物,大多来自民间的鬼神信仰,其中奇形怪状的形象、虚妄怪诞的情节,则大都缘自于人们对于神秘鬼怪世界的好奇与恐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斩鬼传》和《何典》的人物形象、叙事结构、语言特色、语用修辞、作者版本等展开研究,但仍有扩展的空间:一方面,《斩鬼传》和《何典》多为独立研究,尚未有见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的论著。

二作同为志怪类型,又使用了相同的讽刺手法,却在鬼怪形象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体现了清人志怪所用艺术手法的变化,值得深入专题性的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就志怪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来看,从文化史这一综合视角切入,可以较为整体和全面地理解志怪小说中各要素的意义,为文学性研究开拓新视野,而从鬼怪文化演变的视角来对比《斩鬼传》和《何典》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将采用比较分析法、文本细读法,对比《斩鬼传》和《何典》中的鬼怪形象进行研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