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诗与梦窗词对比研究:以表现客体与叙述梦境为中心开题报告

 2023-10-17 10:42: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李商隐的诗歌与吴文英的词在风格上相似,多被后世人拿来对比。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梦窗稿摘要》中说“词家之有吴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梦窗词犹之玉溪生之诗,藻采组织,而神韵流传,旨趣永长。”(戈载《吴君特词选跋》清人戈载《宋七家词选》说梦窗词“以锦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刘熙载也在《艺概词概》中云:“梦窗,义山也。”纵观两人的作品,不难发现:李诗和吴词都善用典故,意象组合全凭主观心理感受,章法结构上打破时空变化次序,语言精练。

研究现状: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素有对朦胧之美的艺术追求,“屈原的《离骚》,郭璞的《游仙》,庚信的《拟咏怀》,张九龄的《感遇》,以及李白的《拟古》等诗,”已显示出此种传统的源流发展,而晚唐李商隐则是学界公认的朦胧诗的代表与高峰。他在诗歌创作中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让读者没办准确知道诗歌的主旨。李商隐诗歌的朦胧体现在语言使用上,多跳跃用典,使得诗歌“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古人常说:“只有意会,不可言宣。”即作者发出他的“言”来表达他的“意”时,在传达给读者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缺失,读者感觉作者“言不尽意”很正常。刘禹锡在《赠别君素上人诗引》中提到:“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其证也,犹暗人之享太牢,信知其味,而不能形于言,以闻于耳也。”龚自珍《学诗诗》云:“欲识少陵奇绝处,初无言句与人传。”以上很多例子充分证明了“意”很丰富,是大于“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不能完全转换的不对等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义山诗与梦窗词的异同。

第一章 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论文课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的相关历史和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曹一鸣.回忆时空的迷宫一细读吴文英《风入松》[J]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09).

[2]曹渊.写蝉与自写:李商隐《蝉》诗里的心理故事[J].文史知识. 2016,(09).

[3]精品题库研究中心.中国文学史[M].第一版.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10.15——2024.12.23 收集资料,确定选题
2、2024.12.24——2024.1.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2024.1.6——2024.2.24 完成开题报告
4、2024.2.25——2024.3.10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5、2024.3.11——2024.4.21 完成论文初稿
6、2024.4.22——2024.5.12 完成论文修改稿
7、2024.5.13——2024.5.26 交定稿,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
8、2024.5.27——2024.6.2 评阅老师完成评阅
9、2024年6月初 学生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