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izing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2022 New Curriculum Standard开题报告

 2024-01-09 09:39: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为了实现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外语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Ellis,2006)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法教学也一直是学者们致力于研究的问题。语法翻译法作为外语语法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自诞生起一直在外语语法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逐渐提升,语法翻译法的弊端也由此浮现。不少学者认为,语法翻译法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教学,不利于学习者培养流利的语感及交际能力。(Chang,Shih-Chuan,2011;杨霞,2013 )于是,为追求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发展,一种更为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交际法诞生。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形成于语言学家Hymes和Halliday的理论。Halliday(1964)提出语言的三大功能是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从而打破了以往语言学局限于语言认知功能的局面。Hymes(1972)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就是作为交际的语言教学和为交际而进行的语言教学。至此,交际能力的概念被提出。交际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际形式。(Wilklin ,1976;Widdowson ,1978)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首次传入中国。在我国,外语语法教学被忽视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交际法的出现才使语法教学逐步得到重视。有不少学者针对交际法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就交际法的概念进行解读。(胡文忠,1982;李观仪,1982;李晓菊,1985)也有学者将教材大纲与交际法联系在一起,李晓菊主编的《交际英语》(1987)被认为是先进的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更多学者探讨了交际法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李观仪,1989;舒定芳,2019;杨晓林,2019)语法教学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开展,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更为频繁。为实现语法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不少学者反思课程改革前我国传统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并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黄和斌amp;戴秀华,1999;Ji, Chunyi,2018)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为英语语法教学的优化提出建议。有学者认为语法教学应该采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翻译法提供准确性而交际法提供流利性。也有学者通过对比不同教学方法,指出任务型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Chang, Shihchuan,2011;Wang, Simin,2022)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对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法教学不仅仅需要聚焦其有效性,更应遵循新课改的步伐,在实现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梅德明(2022)在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中提到,语法课不能再是以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其应围绕核心素养精选学习内容。因此,已有部分学者对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何春燕(2022)研究当前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语法教学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思维品质的培养,重学而轻思。也有学者从教学方法出发,刘晓云(2022)分析课程标准并为英语语法教学提出创新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摩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初一年级的语法课堂,研究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新课改前提下,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通过观摩语法课堂,针对新课改对课堂改革提出的“以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的目标进行分析,寻找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查文献,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在确保语法教学有效性前提下综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法课堂。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和论文结构介绍。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国内外对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的探讨,重点研究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新的转变。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的介绍,介绍本论文主要研究问题及在新课改前提下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并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整理有关新课标解读、初中英语语法现状与教学策略等有关文献,并且观摩初一年级语法课堂总结当前语法教学现状,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语法课堂进行改革。第四部分是结论分析,重点分析当前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语法课堂。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建议,重点阐述本研究课题的最终结论即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优化方法,同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如分析案例不够丰富,缺少实践等,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改进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了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本研究查阅了有关新课改解读以及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专著和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Semantic Scholar等相关网站内容,了解新课改内容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常用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改革方向,为研究的课题提供理论依据,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

为了更好了解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选择观摩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初一部分班级的语法课堂,了解其语法教学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Chang, Shihchuan . A contrastive study of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teaching English grammar[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11, 4(2): 13.

[2]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3]Garth, A. Grammar Practice Activities in ELT Textbooks: Types, Order, and Interrelated Series [J] . English Teaching, 2022, 77(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