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文化负载词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4-07-02 23:08:50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烙印,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语言典雅华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对译者理解和传达原文文化信息提出了巨大挑战。

尤其是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面,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兼顾译入语读者的接受程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红楼梦》的翻译和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

自18世纪传入西方以来,这部文学巨著已被译成多种语言,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对《红楼梦》译本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各种译本进行了深入探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探讨两位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并尝试分析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目的和时代背景等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对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类统计,比较分析两位译者在直译、意译、注释等翻译策略上的差异,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语料收集:选取《红楼梦》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语料,并分别收集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对应的翻译。

2.语料分析: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两位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新颖:本研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负载词翻译的角度对杨译本和霍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视角新颖,有助于深化对《红楼梦》翻译的理解。

2.研究方法科学: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结论具有说服力。

3.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本研究聚焦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结合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目的和时代背景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有助于解决《红楼梦》翻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胡庚申,李 梅.《红楼梦》饮食文化翻译研究——以杨宪益、霍克斯译本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22,25(06):83-88.

[2] 崔 璨.文化差异视角下《红楼梦》菜肴名翻译策略对比研究——以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9(11):77-81.

[3] 程 媛.《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习语翻译策略比较——以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22(10):76-7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